第01版:日报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7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伟侠参加宣汉、大竹代表团审议
和政协特邀界二组讨论

  本报讯 7月26日下午,市委书记焦伟侠先后参加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宣汉代表团、大竹代表团审议和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特邀界二组讨论。

  在认真听取代表、委员的发言后,焦伟侠说,何健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树立信心的报告;是一个凝聚共识、激发斗志的报告;是一个追赶跨越、奋发有为的报告;是一个为民执政、务实落实的报告。报告把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路径、目标、定位、措施和“七个加快”,进行了细化、部署和落实,使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的措施更加具体。同时,对每一个“加快”年度如何落实,五年如何推进,绘就了蓝图。报告还提出了很多新理念,这些理念是在对市情科学严谨分析、对时代脉搏和时代特点准确把握、对全省发展进程中先进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我市工作严谨审视之后提出的重要成果。

  焦伟侠说,在加快达州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三缺”、“三不足”问题。“三缺”即缺资金、缺土地、缺项目;“三不足”即解放思想不足、对外开放不足、落实执行不足。从思想解放角度看,达州之所以外商投资项目进来少,与思想解放不足有关系,特别是达州正处在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关键阶段,就更应该要解放思想,算大账、算长远账。从对外开放角度看,市委、市政府提出把达州建设成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就是要把输出人力变成以人力资源吸引项目,这是聚集产业的重要抓手,必须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从执行落实角度看,最大的问题是签约项目落实难,达州必须要改变工作习惯、作风和理念,把落实作为工作的第一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乱了方寸,必须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必须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稍纵即逝的机遇意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算好长远账,紧紧抓住中东部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不惜花血本、用巨资,招大引强。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为产业转移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焦伟侠强调,在以工业化为主导联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规划问题。由于规划执行不彻底,一些城市的新区功能不齐全,公共设施不配套,没有体现城市的新形象。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新的经济发展载体和城市功能纳入规划统筹考虑,高水平、高标准设计。同时,城市规划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是城市建设的统一纲领,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二是建设问题。城市建设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划标准执行。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各位代表委员要认真履责、严格监督。三是管理问题。城市管理比城市建设更重要。达州在新区建设上要多想办法,切实解决好地面交通堵塞、地下排水不畅的问题,努力实现外联内畅。同时,要注重城市体系建设,不仅要规划建设好县城,还要按照城市规划建设好建制镇的场镇,把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成为城市的延伸体。四是集约利用土地。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推进城市集约用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城镇化进程中的负面效应,真正把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中心城市。

  (本报记者 黄科夫 黄江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
举行第一次会议
达州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何健参加达县代表团分组审议
政协委员议政建言座谈会召开
焦伟侠参加宣汉、大竹代表团审议
和政协特邀界二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