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6月初,记者和我市摄影家一行专程前往达县赵固乡锤虹村2组,采访了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百岁老党员孙安寿老人,并现场为他和幕布上印的“天安门”背景合影,拍摄全家福,将幸福定格在这灿烂的阳光里。
夏日的阳光热辣灼人。
6月初的一天,碧空万里,记者一行来到位于达县赵固乡锤虹村2组的孙安寿老人家中。
百岁的老人,虽腿脚不灵便了,耳朵也听不太清了,眼睛也不太明亮了,但精神矍铄,拄着拐杖还能四处走走。据孙安寿老人的大儿子(养子)周正辉介绍,老人现在跟他和二儿子在赵固场镇生活,两人每月轮流照顾父亲。老人胃口不错,每天早上能吃两三个包子,中午可以吃2碗米饭,晚上还能吃3个鸡蛋哩。
当摄影家雁鸣将特意制作的印有天安门和五星红旗的幕布挂在老屋后墙上时,孙安寿老人的眼眶湿润了,点点泪光闪烁,嘴角微微颤抖,双手紧紧握住被磨得发亮的拐杖,久久地凝望着“天安门”,思绪万千……
1947年10月,孙安寿在江苏省新安镇义无返顾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党小组长。记者在孙安寿老人的大儿子提供的《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登记表》上看到,老人立过7次四等功、3次三等功,在部队担任副排长。
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几次大战役,孙安寿老人都还记得,嘴上念念有词,只是许多细节老人有些模糊了,我们也听不太清他说的什么,但老人专注的神情已经告诉我们他在说什么。“这些是我父亲参加这几次战役得到的纪念章,都保存在我这儿。”老人的二儿子孙帮权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包东西,轻轻地打开,几枚显然有些“古董”的纪念章赫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犹如一段陈旧的历史,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1952年,孙安寿转业回到家乡,曾任过代理武装部长、生产队长等职务。由于工作积极出色,责任心强,思想素质过硬,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共产党员”。1954年,孙安寿还光荣地参加了全县优秀模范大会,达县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优秀模范大会纪念章。
听说要拍照,孙安寿老人执意要在离镇上不远的老屋前留影,特意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那件没有肩章的旧军装,并把获得的奖章统统挂在胸前。旧军装的军绿色有些发旧,但很干净、整洁。
摄影家雁鸣撑好三角架后,一手握相机,一手示意准备拍照了。突然间,孙安寿老人也举起了他的右手,竟行了一个幅度很大的军礼……记者环顾四周,发现大家表情肃然,眼里竟有亮晶晶的东西,被烈日照耀得闪闪发光。
单人照、合影照、全家福……孙安寿老人高兴得不亦乐乎,照得很开心。
·本报记者 廖晓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