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日报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6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渠县谱写土地“协奏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保护耕地、坚守“红线”,成为当前面临的突出难题。

  近年来,渠县把保护耕地写在发展的旗帜上,谱写出土地“守”与“进”的协奏曲,破解了节约耕地与经济发展用地难的矛盾,实现了保护耕地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结合。

  节约集约用地

  确保项目需求

  华新水泥,这个渠县招商引资的最大项目入驻渠县时,曾需征地500亩以上。然而,根据国家项目用地规定,按照企业的投资和产能计算,用地定额必须控制在350亩内。

  面临“两难”,渠县国土及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为企业出谋划策,让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最终促成了华新在国家的项目用地定额内,落户渠县“开花结果”。

  渠县地处丘陵地区,是人口大县,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渠县国土部门对全县的产业布局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建设项目选址落地等提早介入,参与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按照“新增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严格规范保红线”的原则,渠县合理安排、用足用好计划指标,提倡节约集约用地,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及基础设施用地,确保了襄渝、成达铁路双线建设竣工,南大梁高速公路建设的顺利推进,渠县工业园区建设、渠城建设的快速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力保民生工程

  6月21日,渠县2011年保障性住房集中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该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4.41亩,建设用地面积21.13亩。在这块规划用地内,将新建廉租房750套,工程建成后,可解决1450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在土地利用计划的审批过程中,渠县积极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统筹城乡用地需求,适度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积极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正在建设的渠县中滩乡天山村,走出了一条新村居民集中居住点、新农村产业规划用地的新路,成为了渠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渠县将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保民生工程用地,认真落实供地计划和建设用地,确保民生工程用地需求。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渠县科学编制灾后重建用地规划,按照优先保障灾后生产生活用地,特别是各类安置用地,重点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各类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原则,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长效机制

  坚守耕地“红线”

  为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渠县强化依法管理、目标管理、精细管理,健全长效机制,坚守耕地“红线”。

  该县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县、乡(镇)、村(社区)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并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村规民约,加大宣传,严格考核,落实责任。

  为使耕地保护责任落到实处,渠县加大了依法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该县从各村干部中聘用500余名土地信息员,加强动态巡查,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做到把住“底线”、守住“红线”、不碰“高压线”。

  该县积极争取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目前已在望溪乡、奉家乡等地实施了荒草地开发土地整理项目,在有庆镇、定远乡等19个乡镇实施了旧宅基地土地整理项目,在卷硐乡等地实施了废弃军事用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共新增耕地指标5117.3亩,确保了全县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

  ·廖亚飞 本报记者 杨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2011年达州市各县(市、区)
定向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结果公告
“门前双三包”助通川环境更靓丽
万源市力促畜禽业绿色生产
渠县谱写土地“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