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万源市委农办获悉,该市发挥地理及生态优势,积极建设富硒农产品基地,开发绿色、生态、富硒农产品,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据万源市委农办负责人介绍,在开发绿色生态富硒农产品工作中,万源市强化四个“抓手”。一抓产业布局,坚持最适生态原则和比较效益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二抓基地建设,综合运用生态建设、产业扶持和社会保障等政策,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三抓龙头培育,坚持“外引内培”,策划、包装一批生态富硒农业产业化项目,吸引市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嫁接重组市内企业;四抓品种引进,新发展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生态富硒产品,着力把绿色生态富硒农业培育成该市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据悉,今年万源市规模发展茶叶、马铃薯、中药材、魔芋、食用菌、猕猴桃、珍珠花菜、生猪、肉牛、板角山羊等产业,突破性发展旧院黑鸡,新建茶叶基地2万亩、低改2万亩,新建马铃薯良繁基地2万亩、实现马铃薯种植面积24万亩,新发展错季蔬菜基地、中药材基地各5万亩,计划完成出栏生猪74.2万头、肉牛7.43万头、板角山羊25万只、旧院黑鸡500万只,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另悉,到2015年,该市力争建成富硒食品生产基地50万亩,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350个,培育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实现农产品加工率40%以上,绿色、生态、富硒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以上。
(蒲正兵 本报记者 欧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