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蔬菜产业是达县传统的农业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近年来,达县通过强化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蔬菜产销服务水平,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
龙怀保是达县河市镇昌洪村村民,蔬菜种植是龙怀保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几年前,龙怀保通过自己续种、选种种植蔬菜,蔬菜的种类不多,产量也不高,每年下来收入只有几千元。加入村里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后,龙怀保再也不用为蔬菜选种、种植技术和销售发愁了,收入也比以前翻了番。
龙怀保乐滋滋地告诉记者,我们昌洪村成立蔬菜合作社以后,农业技术人员经常来指导我们种菜。比如我们现在种的这个白菜,也不开花,也不起苔,和以前比就是不一样,特别是收入比以前增加很多了哦。
为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达县以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专业村社为重点,在部分乡镇村建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大提高了蔬菜的商品化处理率。
近日,记者在达县河市镇昌洪村1组的蔬菜集中收购点看到,每天村民都会将自家地里采摘的蔬菜拉到这里进行统一过秤,然后等待菜贩集中收购,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4点,都能看到这样的繁忙景象。据了解,像这样的蔬菜集中收购点,在昌洪村一共有5个。
和龙怀保一样因为种蔬菜致富的同村村民龙怀超高兴地说,现在是菜贩子把车子开到我们家门口来收菜,我们卖菜很方便了,还节约成本哦。
达县高级农艺师夏其廷告诉记者,我们在引导、规范专合社运作方面,主要做到了三个统一:在主打品种供应上,我们采取统一购种、统一供种;在销售上,我们通过建立直销门市、农超对接等方式统一销售;在生产技术上,由农业主管部门指派专人统一技术指导,对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
据了解,目前,达县共有蔬菜基地乡镇21个,蔬菜专业合作社23个,合作社发展蔬菜面积10余万亩,蔬菜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重庆、成都、西安等地。
(本报记者 张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