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日报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5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统筹城乡的“开江路径”

  传统农业小县正在向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嬗变。其发展路径就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共同发展———

  开江县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思路,不遗余力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效实效。目前,全县三大工业园区初步建成,一批批招商引资项目相继入驻投产,特色民居、旅游景点、现代农业交相辉映,县城建成区面积5.4平方公里,建制乡镇建成区面积10.2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33%,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主中心、任市镇为副中心,辐射全县20个乡镇的城镇网络体系。一个传统农业小县正在向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嬗变。

  统筹城乡生机无限

  “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开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开江县委、政府一诺千金。

  该县围绕“规划品位高、基础设施全、承载能力强”的目标,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城中村改造、城镇景观设计等为一体的城乡总体规划,规划覆盖率达100%,做到城乡建设同步规划、配套实施。按照以城普为主中心,把县城建成具有吸引力、具有带动力的生态宜居城市;以任市为副中心,建成开江融入重庆经济圈的副中心、全县经济发展的第二增长极;以沿省道S202线一带,发挥交通优势,加强沿途路网及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的“一主一副一带”城镇空间布局,启动国家级小城镇、省级重点镇和省级重点试点镇建设6个,加快建设中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三化”富民强县

  该县通过健全城镇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壮大支撑产业,完善保障政策等举措,大力实施畅通、饮灌、信息、光明、生态“五大工程”,从政策、就业创业和农民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将城镇化建设作为引擎,拉动县城建设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方向,主体向西,适度扩东,拓展南北两翼,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建设中等城市;任市镇依托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建成川渝结合部的新型城镇,带动前后厢两大片区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同时,该县将新增财力全部投向“三农”,增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载能力,做到水、电、气、园、房、路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同步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群众的主导作用,统筹城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城镇品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开展城区两河治理,完成宝石桥水库饮灌渠系配套工程,初步实现“一库”灌全县;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建成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5300个,农村小康住宅改造率达80%,“三改五建”1.1万户,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6万人;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成农村垃圾处理池2350个,垃圾集中处理场58个,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公共服务惠及农村

  “出门坐公交,看病能报销;困难有救助,学杂费全免;惠农喜事多,幸福有滋味。”这是开江农民编写的顺口溜,也是开江县委、县政府实施农民与市民均等化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就医、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别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该县按照“收缩村小办学规模,小学向中心校集中,农村中学向城镇集中”的原则,推广“现代教育三模式”,为农村中小学配备电脑、投影和科技图书;加大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力度,将新招聘的教师全部充实到乡村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建农村寄宿制学校8所,使85%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和城里娃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上升到了98.7%,累计为56401户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888万元,为2840名低保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916万元;全面启动13个扶贫新村建设,新改善2000余名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县城郊相继建成的两河景观工程、金马山公园、橄榄广场成为广大城乡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广场上扭秧歌、吹拉弹唱、健身的农民构成了一幅幅和谐靓丽的新农村画卷。·本报记者 卢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
统筹城乡的“开江路径”
市国税局助推
“兴工强市”战略
万源市53口
抗旱井通过验收
达县严防
严查“瘦肉精”
大竹县排查地灾隐患
达县专业合作社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
致富不忘众乡邻
万源市开发绿色生态富硒产业助农增收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