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经济周刊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4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铆足精气神 打造新塔河
宣汉塔河乡扎实开展“奔跑精神”实践活动
塔河乡党委书记康丕超(左四)、乡长向鲜明(左一)到村道公路硬化施工现场检查。
靓丽的滨河路一角

  塔河乡位于宣汉县东南部,与前河重镇南坝相距不到7公里,境内三分之一的边界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天河乡、三汇口乡相邻,硬化路畅通至开县。全乡幅员84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69个村(居)民小组,现有人口22175人。“十一五”期间,该乡在宣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仅2010年所办实事,无论是农贸市场的修建,北街安置房的全面建成,滨河路休闲广场建设,还是红庙、印岩村公路升级改造,以及全乡高、低压线路改造,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为群众所称道。

  2011年,针对宣汉县委提出的牢固树立“忙并快乐着”理念,深入开展“奔跑精神”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塔河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在“抢跑争先、领跑竞位、长跑跨越”中实现了“开门红”。

  大胆创新营造奔跑氛围

  要开展好奔跑精神主题实践活动,首先要让广大干部群众知道什么是“奔跑精神”、“奔跑精神”的核心内容及开展奔跑精神主题实践活动的意义。为此,塔河乡党委政府抛出一系列举措,营造了浓郁的“奔跑”氛围。

  一是及时召开大会,认真学习领悟“奔跑精神”内涵。3月1日,塔河乡召集全体乡干部、单位部门负责人及各村三职干部举行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宣汉县第十一届四次党代会精神。会议结合县党代会精神,提出倾力打造“六乡”塔河的“十二五”远景规划,“六乡”即“结构优化富裕乡、环境治理洁美乡、交通畅达便捷乡、民计民生和谐乡、资源开发安全乡、川渝接壤活力乡”。

  二是千方百计加大宣传力度。截至目前,该乡制作了与“奔跑精神”有关的标语17幅,办“奔跑精神”专题板报12板,编辑反映“奔跑精神”的《塔河信息》17期,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短信)、社区广播等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还制作了印有“奔跑精神”内涵等内容的工作笔记本,下发至每个机关干部、单位部门负责人和村三职、社区五职干部,并要求将每天的工作日志和民情日志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随时调阅抽查。 

  三是根据该乡实际制定了“奔跑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开展苦干比精神、快干比速度、巧干比能力、实干比业绩“四比”活动。3月7日,塔河乡党委政府向各村(社区)党支部、村(社区)委会及乡级各部门印发了《开展“奔跑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夯实基础搭建奔跑平台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塔河乡党委政府乘势而上,毫不犹豫抢跑在前,迅速搭建起奔跑平台。一是加速推进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升级硬化红庙、印岩村至开县高桥镇公路10公里,确保在5月底前竣工通车;着力农村公路延伸扩网,争取立项硬化塔河、大店、红庙、印岩四个村的通村项目路;争取立项“塔茶”(塔河至茶河)、“塔上”(塔河至上峡)2条联乡路和“塔开”(塔河石坝至开县)过境公路。二是走活联建共享和招商引资两步棋,加速推进场镇增容配套工程建设。打通场镇北街安全通道210米,完善下水道、化粪池、街道硬化、亮化、绿化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场镇南街农贸市场、公厕建设和滨河路休闲广场配套设施设备;通过招商引资启动场镇滨河路东延改造工程,拓展场镇。三是唱响项目拉动和“一事一议”两台戏,加速推进水利设施建设。立项解决场镇及周边村社约5000人的人畜饮水。整治维修好全乡25口病险塘,并疏浚渠堰28条。完成了舜天湖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小二型水库前期测设工程立项。

  治好环境展示奔跑形象

  在开展奔跑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中,塔河乡党委政府给力治理环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展示出了良好的形象。一是领导重视。乡党委政府落实了一名副职领导干部专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并做到逢会必讲,逢会必说,逢会必通报。二是健全完善保洁长效机制。随着全乡的城乡综合治理工作向“基层延伸、村庄延伸、卫生死角、盲点延伸”,保洁员在原来30名的基础上增加到50名,对年龄偏大、工作责任心不强的7名保洁员进行了淘汰,重新聘用年纪轻、责任心强的保洁员。三是健全干部职工责任追究制度。乡党委政府将公路沿线、河道两岸、各村(社区)、单位部门分别责任划分给该片的干部职工,城乡环境督查组实行每周针对性督查,形成督查记录;每月全面督查,形成书面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通报”,对通报到的责任区,相关人员必须进行整改,同时书面向党委政府作深刻检讨,这就形成了“塔河干部职工齐抓共管治环境”的良好氛围。四是健全净化办、城管办、交安办、村建所、国土所等职能部门联动管理制度,深化“五乱”治理,推进“三延伸”。

  抓好“三农”增添奔跑活力

  塔河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如何才能让塔河乡具有奔跑活力、得到长足发展?那便是抓好“三农”工作。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收,又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头戏。该乡坚持“稳粮重油突特色,猛攻蔬菜抓杂粮”、“抓生猪增山羊上肉牛,大力发展小家禽”为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以青脆李、反季节大棚蔬菜、花生、竹笋、木耳香菇、生猪、山羊、肉牛以及野免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对全乡种养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落实盖膜高产玉米1200亩、水稻8000亩、油菜7000亩、杂粮4000亩、花生3000亩、蔬菜3000亩(其中大棚菜50亩)、木耳60万棒(力争80万棒),加快发展肉牛养殖小区1个(在石峡村落实户均养肉牛10头以上的农户30户)、专业合作社1个(在石坝村规划落实养殖肉牛1000头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大户1个(落实在号楼村,由回乡创业的青年农民王舜领养,饲养规模200头以上),全年出栏肉牛1500头以上,突出野免、长毛免、土鸡、山羊、生猪特色养殖,形成支柱产业,力争在畜牧业上全乡人平增收40%以上,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300元以上。

  打造团队构筑奔跑保障

  为切实解决干部“庸、懒、散”,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塔河乡党委政府狠下决心,以开展“三治”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打造奔跑团队,从而构筑起了“奔跑”活动的人力保障。

  一是治庸提能力,打造奔跑团队,构筑组织保障。以打造石峡村村级活动场所为全县一流的多功能活动阵地为契机,推动基本阵地建设;强化村级党组织书记“七诺”备案管理,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挂包帮”活动,完善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二是治懒增效率,激发奔跑活力,构筑制度保障。深入开展“学习在机关,效能在田间”主题实践活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务实型、廉政型、创新型机关,形成全乡上下“思学思干思进”的浓厚氛围。三是治散正风气,规范奔跑秩序,构筑纪律保障。重点加强窗口服务部门的到岗履职及行为规范,落实干部首问责任制,严禁干部走读,整顿克服“到岗不履职,工作不在状态,稀稀拉拉,散散淡淡”的工作作风。乡上对此成立纠风督查组,随时明察、暗访督查干部职工到岗履职状况,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按制度、法规逗硬处理,绝不姑息手软!

  “通过‘奔跑精神’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积极投身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真正体会‘忙并快乐着’的工作乐趣。”该乡副乡长符军在学习工作日志本里这样写道。的确,在如今的塔河,不管是机关老同志,还是大学生村官,都紧起来了、跳起来了、跑起来了。“书记乡长带头以身作则,大家都你追我赶,我们没有理由不争分夺秒抓工作”,一位正在忙碌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桂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经济周刊1版
   第02版:经济周刊2版
   第03版:经济周刊3版
   第04版:经济周刊4版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长近三成 6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
宣传文化系统要率先“提升五大能力”“弘扬五种作风”
宣汉塔河乡扎实开展“奔跑精神”实践活动
通川区整顿规范活禽交易屠宰秩序
寨子河水库进入可研立项审批阶段
达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通过验收
我省安排部署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