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室宽敞明亮,健康证办理简便迅速,结核病免费诊断治疗,工作人员技术娴熟,服务周到热情……这是步入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切实感受。
始建于1952年,历经多次调整和更名的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简称“中心”)承担着我市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免疫规划、卫生监测与检验、健康教育、科研培训和业务技术指导等职能职责。
近年来,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在以书记、主任王仁凡等党政一班人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和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保护全市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中心先后两次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评为“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结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计划免疫先进集体”,获得了国家地市级一等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和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
成绩始于实干,进步源于创新。围绕建设卫生强市、服务和谐达州的要求,中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单位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水平,疾控事业面貌焕然一新。
2005年,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并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2008年,中心迁至西外,设计先进的百级洁净和负压P2实验室全面投入使用,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流感和食源性致病菌加入国家监测网络,出疹性疾病、食品污染物与饮用水加入四川省监测体系,各项传染病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
现在的中心占地近14亩,业务用房达8200㎡,设有疾病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免疫规划、卫生监测、职业卫生、附属医院、检验等业务科室,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蛋白印迹仪、适时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原子吸收光谱仪、西门子500毫安X光机等大型精密仪器和各类检测检验设备500余台(件)。
种种荣誉的取得和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密不可分。中心现有在职职工119人,拥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2人,其中1人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第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达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是中心一直坚守的信念。他们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业务水平和综合防病能力明显提高——
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与1970年相比已下降5倍多。
脊灰已14年、白喉15年无病例报告。
免疫相关传染病大幅度下降,发病率均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指标以内。
地慢病得到有效控制,90年基本消灭疟疾达标,98年基本消灭麻风达标,碘缺乏病2005年全市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以项目为依托,认真开展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受到了国内外专家一致肯定和好评!
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中心广大干群视疫情为命令,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己任,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有效阻击了非典,取得了无一例病例的骄人成绩。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中,沉着应对,科学防范,及时消除了群众恐慌,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特别是在2004年“9·3”、2005年“7·8”两次百年难遇的特大洪魔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心职工更是众志成城,依靠科学,救灾防病,及时组建防制队伍,制定防制方案,落实防制措施,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荣誉只代表过去,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没有躺在功勋薄上入睡,因为他们清醒地明白,只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开拓进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
(胡小琦 本报记者 谭楚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