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日报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永芳:难忘一年援藏经历

  

  2009年8月,按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达州市对口援助甘孜州道孚县和炉霍“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规划设计及技术指导工作,万源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胡永芳受命赴甘孜州挂职,任道孚县委常委。以下是胡永芳的经历片断。 

  高原反应

  初到高原的人一般都会有高原反应,我也不例外。2009年8月底报到时,在翻越海拔4200米的折多山时,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我感到胸口越来越闷。我们带的不是高原专用打火机,连烟也点不燃了。才来的一个星期里,按照本地人告诉我们喝水的方法,可是无论怎么喝水,口皮却越来越干燥,最后就脱皮。特别是头一直晕糊糊的,睡觉不踏实,要么睡不着,要么半夜就早醒了。

  借车

  道孚县路况差,交通不便。县委办没有多余的车辆,我们用车主要靠借。从人大办、政协办到各部门,大部分单位的车,我们都借过,甚至多次借过。很多单位的领导我不认识,但司机我却很熟,所以有人说我是坐百家车、办百姓事。

  烂路

  从康定到道孚的道路坑洼不平,即使是越野车走起来也很艰难。象鼻山那段更是经常陷车,一堵就是很长时间,道路非常泥泞,有次我们坐的车差点就开下崖了。所以我们有时候就走机场路或者木格错,但路仍然难走,用时又长。当时我们开玩笑说,真是进来了不想出去,出去了就不想进来,主要是怕这段路。

  背着铺盖下乡

  2010年5月4日,为推进勒孜麻牧民定居点加快建设,我和一名县领导及建设局技术人员一行5人,背着铺盖住进了勒孜麻,现场组织民房建设和道路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各建设队伍进场,顶着烈日、风沙,打桩放线、调整房屋布局,相当繁忙。当晚,我们住到了一家藏族老乡家里,藏房非常漂亮,我们几个男同胞住在了老乡的客厅,4个康床上铺上我们自带的被子,又有人打呼噜,让我很久都睡不着,直到凌晨三点过我才勉强睡着。

  下乡骑马爬山

  2010年8月18日,我们绕道100多公里、历时近4个小时,终于到达了亚卓乡盘龙村下的山脚。亚卓乡盘龙村属纯牧村,有55户308人,至今不通公路、没有学校,几乎与世隔绝,大部分人没到过乡镇,更没到过县城,会说汉话的人很少很少,生活的必需品主要靠人运马驮,是规划明年建设的一个牧民定居点。

  从海拔3200米的山脚到海拔4300米的规划定居点大约有七八公里左右,全是很陡的山路。好在乡上已安排了九匹马……我过去骑过马,来高原后也在很平的草原上骑过,但骑马爬山还是第一次。我有点紧张,开始道路还不算太陡,我的两只手紧抓着缰绳。慢慢往上走越来越陡,人就像要梭下来了,特别是在坎比较高的地方,马儿走起来很费力,它的汗水竟打湿了我的裤腿。

  下午五点半,我们开始下山。慢慢往下走,越走越艰难,走一会儿脚就开始打颤,下山我们竟也走了两个小时整。回来时,下车都有点困难,上下楼梯更是艰难,屁股、腿肚都很痛,我的脚趾也磨破了皮。

  ·本报记者 谢艳 实习生 米敏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拱桥坝村的“前世今生”
达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集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
提案线索的公告
交管视频记录违法违章行为
省健身气功赛 我市获好成绩
幸福社区阳光选出“领头雁”
胡永芳:难忘一年援藏经历
大竹今年12单位被“效能问责”
农妇服毒自杀 民警妥善处置
罐子乡廉洁征兵受好评
梨树乡一老屋
发现12幅红军标语
我市突查消防安全隐患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