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夏天,经过层层选拔,上高中的鸿薇顺利地加入学校美术兴趣小组。正当家人为八百多元的美术专业工具材料费一筹莫展时,父亲明建笑嘻嘻地回到家说,自己被单位解雇了。母亲贤慧听后当场就哭了。看着父亲笑容满面的样子,鸿薇气愤地说兴趣小组我不去了。母亲哭着接过话说,不去咋行,你爸爸就是没有一技之长才下岗的。
第二天早上八点,父亲便骑着自行车在城里忙活着寻找工作了。每天回来,明建都是笑嘻嘻的,贤慧问找得怎样,明建说有眉目了。每次都有眉目每次都不行,贤慧一脸不屑。明建道,人家不是在研究嘛。两周后的一天,明建骑着自行车飞奔回家,进门便说,研究好了,明天正式上班。
上班那天,明建穿着一身新衣早早地出发了。晚上回来,蓬头垢面,满身泥浆。正在桌上吃饭的鸿薇看着父亲,端着碗出了房门。明建笑笑说,这孩子真假。这以后的每一天,明建早上都会带上两套衣服,晚上回来时穿干净的那套,工作时的脏衣服则放在自行车后架上,回家后即洗。
两个月的建筑工程结束了,明建再次下岗。日复一日的寻找,工作仍然没有下落。一月后的一天下午,明建笑着回家说道,不找工作了,我当老板,自己给自己打工。
明建买了一辆二手人力三轮,加入了城市物流“大军”。每天“驮”着各种东西,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有时,明建也在自己所在社区拉货,碰到女儿鸿薇则是相视一笑,上高中的鸿薇觉得父亲所作所为让自己难堪,头也不抬。
一天,鸿薇在上学路上捡到一个纸包,里面包着一件褪色的毛衣,看了半天总觉得非常熟悉,但又不能确认。中午放学,鸿薇看到父亲骑着空三轮车,低头紧盯马路,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中午,明建没有回家吃饭。下午上学,鸿薇看到父亲仍在同一段路上努力地寻找。晚上,明建笑嘻嘻地回到家。贤慧问,中午为什么没有回家吃饭,明建说有一批货急等着送。鸿薇看了父亲一眼,虽然没有当面揭穿他,却对父亲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同情。后来真相大白后才知道,那褪色毛衣是父亲和母亲定婚时的唯一信物。
腊月的一天,鸿薇正欲回家,看见学校拐角处一大堆人围在一起,走近一看却是父亲明建倒在路上,三轮上满车的货物也斜在一旁。鸿薇不知所措,急忙回家求救。待自己与母亲贤慧来到出事地点时,早已不见明建的踪影。晚上回家,母亲贤慧问,伤着哪儿没有。明建说,什么伤着没伤着。一旁的鸿薇说,别装了,我们都看见了。明建幡然醒悟,没事没事。第二天,明建又骑着三轮车准时出发了。
父亲的坚强,深深影响着鸿薇。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回报成天在外奔波的父亲。每当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鸿薇都会想起父亲回家时那笑嘻嘻的脸庞。
三年的艰辛,三年的努力,鸿薇终于被省内一所重点美术院校录取。上大学那天,人家的孩子都是“打的”到车站,鸿薇却骄傲地坐着父亲的三轮车赶赴车站。就是这样一辆三轮车,挣齐了鸿薇上大学的学费。坐在三轮车上的鸿薇感慨万千,心里不断追悔着以前对父亲的不屑一顾。明建把女儿送上火车,火车开动的刹那鸿薇眼圈绯红,在车上忍不住大喊“爸爸”,两行热泪顿时划过脸庞。明建仍是那招牌似的笑容,嘴里喃喃地说道,这孩子,哭什么哟!
□谢成华(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