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日报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0年7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向志在渠县慰问受灾群众时强调
搞好灾民安置 抓紧生产自救

  本报讯 受持续强暴雨影响,渠江水位上涨达24.8米,渠县县城大面积进水,125.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2.07亿元,此次洪灾已超过三年前的“7.7”特大洪灾!在这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7月19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向志轻车简从,深入渠县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胥健等随同。

  下午4时,渠县交通要道渠江大桥的延伸公路已被洪水淹没,大桥已无法通行。李向志快步跨上大桥,望着桥下波涛翻滚的滔天洪水和沿江被淹的街道,他的表情异常严峻。“受灾群众是否安全转移?安置群众的生活有保障吗?”是李向志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得知渠县已转移救援群众17.05万人,除投亲靠友外,其他群众都被安置到学校、机关单位等地势较高的区域,并及时给予了水、食物、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后,李向志对渠县的抗洪救灾工作表示肯定。他强调,这次洪灾来势猛、强度大、范围广、灾情重,我们一定不能有丝毫的麻痹与松懈,要坚持发扬连续作战、不胜不休的优良作风,坚决打赢抗洪救灾这场硬仗。

  渠江镇山星村是渠县受灾最重的乡镇,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折断的树枝和浸泡在水里的房屋,昔日恬静秀美的小山村已变成一片泽国。视察灾情后,李向志来到设置在渠县流江中学内的山星村灾民安置点,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灾群众表示亲切慰问。

  山星村十社的周锡渝老人的住房在洪灾中被毁,说起当时的情景,她流下了眼泪:“房子被水冲垮了,以后日子咋过啊。”李向志拉着周锡渝的手说;“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大家自力更生,一定能重建家园。”听着市、县领导对灾后重建的具体安排,周锡渝擦干眼泪,露出了笑容。

  李向志嘱咐随行的渠县县委、县政府领导一定要千方百计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保证他们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医,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让受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要及时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抓紧抢排农田、村镇积水,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团结、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本报记者 谭楚甲 龚克 吴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7.18”特大洪灾洪峰安全度过我市
搞好灾民安置 抓紧生产自救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迅速展开灾后自救
加强预测预警 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洪水淹没达州日报社印刷厂
要求严肃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有关纪律
达县百万干群战“洪魔”
万源干群奋力抗灾自救
康莲英杨天宗到滨河路珠市街指导防汛工作
广大民兵要积极投身灾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