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周刊4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0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大竹中学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纪实
  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
  学生表演文艺节目。
  课本剧表演现场。
  学生动手做实验。

  凤鸣九州传六百年振文遗韵,文昌巴蜀育新世纪华夏俊才。近年,大竹中学以徐竹鸣校长为班长的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振奋精神,励精图治,在继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的历史新跨越。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办出特色”的路子,形成“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的校风、“热爱学生、认真教学、言传身教、管教管导”的教风和“专心致志、勤学好问、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学风,该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表彰20项;获得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等省级表彰83项。学校是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优秀生源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2008年被确定为“美中教科文组织中国西部重点合作学校”。

  举素质教育之旗,走科研兴校之路。如今,大竹中学成为达州育人的窗口,川东教育的名片,巴山蜀水的奇葩!

  规范管理创和谐校园

  走进大竹中学,校园内处处呈现出优美、洁净、宜人的景象。近年来,大竹中学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实现了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师生行为规范化”,为师生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绿色人文的育人、学习环境。花圃、种植园、文化名人雕塑、文化景观石、大型书雕、烈士纪念碑、绿草坪、喷泉落落大方,相映成趣,让学生既能在风景如画的环境中轻松学习,又能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学校占地303亩,建筑面积104541.5平方米,教学用建筑面积75301.7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4905平方米。有教学楼6幢、图书楼2幢、实验科技楼2幢、艺术楼2幢、办公楼2幢、男女生公寓各3幢、多功能大礼堂1幢。排练厅、琴房、微机房、图书室、阅览室、电视演播厅、美术室以及130间多媒体教室、4台网络服务器等教学设施,配套完善,功能齐全。有塑胶田径运动场2个、形体健身房2间、标准篮球场15个、乒乓球台30个,室内灯光球场1个、网球场4个、羽毛球场4个、标准游泳池1个。有能同时容纳4000学生就餐的现代化食堂4个。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规模、效益”统一协调的发展路子,做到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协调发展、正确处理过程与目标、规模与发展、稳定与改革的关系,强化教学管理,力求严格高效。学校教学管理理念“新”、要求“明”、措施“严”、效果“实”,做到计划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激励管理并重,保证教学各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

  在学校常规管理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徐竹鸣和领导班子形成了共识:“细节决定成败!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有学生在,就有教师在;有教师在,就有校长在”,“抓常规——细工慢活;抓常规——处处天天”。在学校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徐竹鸣校长不论双休日还是节假日,甚至每年正月初一,他都坚持到校工作。虽然身为校长,但他总是时时处处严于律己,身先士卒,做学校的领头雁,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及时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亮点”或“苗头”。徐竹鸣校长注重细节管理,要求教职工从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即便是一张纸、一度电,他都提倡师生节约,绝不浪费。在徐竹鸣等校党委、行政领导的带领下,大竹中学涌现出一大批事业心重、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教职工。他们以校为家,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

  以人为本育一流师资

  学校注重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学科配套、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敬业爱生的科研型教师队伍:抓学习,弘扬竹中精神;抓培训,提高素质能力;抓协作,发挥团队作用;抓培养,促进青年成长。学校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促学风,形成良好的校风”的工作思路,从而形成“重奉献、轻索取,讲投入、比贡献”的良好氛围。徐竹鸣校长多次在学校会议上强调:“我们要致力于打造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用教师的智慧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再创大竹中学的新辉煌,而不是靠蛮办硬拼的办法来提高教育质量。”徐竹鸣校长认为,人本管理是新时期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

  学校在教师教职工队伍建设方面切实做到“四抓”:

  一抓学习,弘扬竹中精神。学校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爱生如子,铸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争一流”的竹中师魂。

  二抓培训,提高素质能力。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三笔一话”(钢笔、毛笔、粉笔、普通话)竞赛、“读写讲三个一”(每期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写一篇教育论文、讲一堂优质课)活动等,抓基本功培训;通过开展“合格课、优质课、示范课”等活动,抓教育能力培训;通过参加全国“十一五”课题《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初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抓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三抓协作,发挥团队作用。坚持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坚持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坚持根据性格互补、志趣相近、学识取长补短的原则;坚持实行奖先进个人与奖先进集体并重,在评选先进备课组、学科质量奖上更强调团队集体作用。

  四抓培养,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提出了“三年打基础、六年成骨干、十年有专长”的目标要求,采取“压担子、结对子、引路子、搭台子”等措施,让青年教师在导师的帮助引导下迅速成长。

  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工439人,其中中学特、高级教师119人,中学一级教师133人,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28人,有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的专任教师21人,省级骨干教师18人,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的优秀教师、班主任22人,达州市学科带头人8人。

  立足中心抓教育教学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大竹中学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按照“崇实尚勇、全面育人、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不漏地抓”的教学理念,实施“面向全体,分类推进” 的质量管理体制,效果明显,成绩显著。

  一是建章立制,顺畅教育教学的运行机制。抓好计划管理,每学期初,各教研组、备课组制订教学教研计划。坚持制度管理,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学需要,制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职责要求,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注重过程管理,学校班子成员、教研组组长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指导,教务处通过“三查”(查备课本、查早晚辅导、查作业批改)、“两评”(同行听课评议、学生代表会测评)、“一考核”(年度考核)等形式,检查教师在教学中“六认真”落实的情况,促使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思路,开展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在教师中开展写一手漂亮字、说一口流利普通话、上好一门课、写一份优秀教案、带好一个班(或一个课外小组)、写一篇优秀论文的“六个一”活动。加强青年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公开课、高级教师的示范课等)常规教研活动,开展经常性的说课、评课、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活动从形式上要更加注重实效,要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艺、提高教学成绩为出发点。教师之间能够根据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相互切磋、相互交流,谦虚好学、不断反思,重在查找问题,自觉改进不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三是更新教育观念,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实施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各学科组要结合各自学科特点,根据“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论教”的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旨,探索出具体的操作流程,并不断完善、运用和推广。

  四是推进课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现实与发展需要,贵在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获取知识。善于以新的理念、方法、手段,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思维问题的灵活性、解决问题方法的多元性,坚持手脑并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活动类课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活动类课以兴趣、技能类为主,如“凤鸣文学社”、合唱队、舞蹈队、田径队、绘画小组、摄影小组;组织歌咏比赛、文艺演出、征文活动;举办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培养提高学生某方面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某些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近五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185人次,省级奖励635人次,市级奖励741人次。

  大竹中学现有在校学生10019余人。每年中考、高考成绩显著,初中毕业生合格率100%,升学率100%;高中毕业生合格率100%,高考本科上线率年年稳居达州市前茅,在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排行榜上的排名稳步上升。2008年高考,冯微同学取得达州市文科第一名、四川省非延考区第5名。2009年高考,杨旭同学获得达州市理科第一名,鲁茜茜同学以359分夺得四川省艺术(音乐类)专业成绩第一名。2010年高考揭晓,李竹影、龙川同学分别获得达州市文理科第一名,张佳意同学获得四川省艺术(音乐类)专业成绩第三名。

  分类推进育时代英才

  学校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全校推行“面向全体,分类推进”的教学质量管理体制,实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一是教师系列。教师填写《考试情况分析表》,从教的角度,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召开备课组质量分析会,在相互交流情况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找准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二是学生系列。每次考试后,由班主任牵头组织,召开分类推进班级质量教导会,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种类型,重点是逐一分析中、差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具体的帮促措施,并将中、差生的转化、提高任务落实到人。最后,班上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分层召开学生家长会等,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学校十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三维整合,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三维目标体系。

  通过必修课扎实学生“双基”。该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四条原则,即学生主体原则、教育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智慧和力量,集体备课、说课、评课,把好教学要求关。其中,教研组活动要求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时间、有中心议题、有活动记录;备课组活动要求做到“四备三定三统一”,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进度统一、要求统一、检测统一。教学中强调“五要”(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四落实”(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落实学困生转化提高,落实智力因素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校成立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相关学科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选编资料,开设讲座,组织培训,让师生知道研究性学习该怎么搞;及时制定了有关制度,使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和管理更加规范化。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的协调、管理、指导作用,做到“四定”、“四有”(定学生,定指导教师,定研究内容,定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教案,有活动记载,有评价总结)。

  为了教会学生学缓减心理压力、克服学业焦虑、正确处理好应试与备考关系的技巧,在党委书记、校长徐竹鸣的倡导及关心下,学校组建了心理咨询室,培训了七名心理咨询师(其中,教务处主任赖长林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每周七天轮番值班,给学生提供温馨而健康的心理咨询。同时,还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培训。以心理咨询师、班主任为主体,以心理咨询室和班级为主阵地,及时发现学生尤其是初、高三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使他们能以一种自信健康的心理状态努力学习,迎接挑战。

  1978年以来,学校已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24000多名。毕业生中,有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林孔唐、刘先慎、徐永弟、徐永培等革命先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喻为石油战线上的“钻头之父”沈忠厚,有2009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数学家李安民,有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核物理学家罗四维、澳大利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罗晓林,还有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原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彭友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肖光成等等优秀代表。

  学校是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近三年高考,学校艺术类考生专业上线率达100%。学校曾培养出了世界技巧冠军马索夫,还先后获得全国举重比赛冠军1人次,省级举重比赛冠军12人次,田径项目冠军4人次;参加全省中学生网球比赛,成绩进入全省前茅,在全省中学生第五届、第六届艺术节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合唱《闲聊波儿卡》《掀起你的盖头来》获得省一等奖,舞蹈《笋芽儿》《美丽的姑娘》获得省二等奖;学生李亦璇的美术作品《月光下的书摊》获省艺术节一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参加四川省第六届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张芷源、黄伊为等11名同学获得一等奖。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就是智慧的竹中,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这就是特色的竹中,“敬业+创新”的教师、“合格+特长”的学生、“一流+特色”的学校,成为川东北靓丽的教育风景;这就是美好的竹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竹中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徐连雪 郑云飞 熊传信 本报记者 刘礼全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教育周刊1版
   第02版:教育周刊2版
   第03版:教育周刊3版
   第04版:教育周刊4版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