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假期间,文友张枫邀我出游通江诺水河中峰洞。我知张枫喜揽奇寻胜,爱探幽访古,不随潮流,便力邀他来开江寻宝,说开江的白岩洞同样是洞中之洞,不可多得。
听我所述,张枫好奇心顿起,从达州迫不及待地赶到开江。第二天,准备了“钻洞”所需的物资,搭了一辆出租车从县城向白岩洞进发。一个多小时后,车开到白岩洞山脚下,我们弃车而行。白岩洞在半山腰上,地处开江县严家、明月、白杨三乡交界处。山虽不高,却极有气势。走到白岩洞洞口,仰头一望是笔直如云的断层岩矗立在面前。硕大的岩石光洁如滑,块块岩石的缝隙中钻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草,虽不知名,却一束束、一簇簇的微笑;风一吹,摇头晃脑,好似在地悄悄议论着我们的到来,又象天真的牧童向我们眨着神秘的眼睛,使人顿感有趣。
一进洞口便是黑黝黝的,向导点燃了自制的火把,叫我们一人拿了一个。火把不知是用什么材料扎的,经桐油浸泡过,闻起来还一股香味。还没走到二三十步,向导便紧急叫停,等我们睁眼一瞧,哇,好玄!脚下竟是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向导也严肃起来,反复给我们交待,千万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安全第一,要用心去感触,否则出了事不能怪他。一席话更是说得我们心惊胆颤,跟着向导一步一步地往下爬行。石梯是在岩石上硬打出来的,宽的宽、窄的窄,其中的惊险实无法表达。几十步石梯爬下来后,向导习以为常,我们却惊出了一身汗。再爬过一段不太长的小洞后,前面豁然开朗,一个长宽高各约二十公尺的“大厅”平平正正的出现在眼前。上面可容纳几十人同时歇息。令人惊奇的是,“大厅”地面上竟是一层晶莹如玉的水晶石,隐隐生出圣洁的光,令人无端的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神圣。“大厅”顶端上更是悬挂着各种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乳尖上悬挂着一颗颗圆圆的水珠,在火把的照耀下,五色透明,神奇莫名。不时盈盈水珠往下一坠,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意。更妙的是,“大厅”四周竟有一条明澈透底的阴河,悄无声息的流动着,既不知它来自何处,也不知它流向何方。张枫一声惊叫:“看,那里有一条鱼。”我们随着他的视线一看,果见阴河中有一条墨黑的鱼。向导笑了起来,说那不是鱼,是一块石头。我们不信,下到阴河里,果见那鱼一动不动。一摸凉意上手,真是一块不折不扣的石头。然而在稍远处一看,又实实在在象一条游动的鱼。大自然的神奇真是无处不有。向导告诉我们,这条阴河以前的确有鱼,特加是下雨时,河里的鱼更多,而且五颜六色,有的还闪光呢,根本不象外面的鱼。那时我们这里的小孩,爱玩的还捉到玻璃瓶子里养着耍。而且这条阴河到底有多长,谁也说不准。老人们曾经想测量过究竟,曾倒过几车的谷壳在阴河中,三天三夜后,却从梁平县的一条河流中流了出来。
我们不由也感叹起来。是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曾给我们留下多少美景,而我们不善加保护,人为的破坏了多少不可多得的景点。想想,心中一阵惆怅,说不出的郁闷。在“大厅”游览后,走到“大厅”的对面,一上一下是两个内洞。向导告诉我们:上方是“狗爬洞”,下方是“仙女洞”,问我们先到那里。由于心里作用,我们选择了先进“仙女洞”。
钻进了“仙女洞”,只见大洞套小洞,小洞藏大洞,洞中有洞,曲洞通幽,一洞一天地,一洞一美景。大洞小洞洞洞相通,上下左右四通八达,大小洞中都有钟乳石,有的修长、有的丰满,乳石底部一圈圈排列有序的色彩怪而美丽,犹如闪动的裙边。放眼看去,真象轻歌曼舞的仙女们。难怪这叫仙女洞。在这仙女般的乳石中不知游了多久,又见一潭碧水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看见这纯洁的地下水,张枫激情高涨,蹲下来掬起水大口大口地喝,还连声嚷:甜,甜,真是舒服。喝完,竟把自备的龙井茶倒掉,把这地下水满满地灌上一壶,还说要带回达州好好地宣传宣传。之后,还美美地洗起脸来。向导给我们讲了这潭碧水的来历:传说,天上的仙女迷恋这美丽的溶洞,每到月亮升起来时便来到溶洞偷看人间烟火,抒发对恋人的恋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龙颜大怒,为维护天庭天规,派龙王来淹死仙女们。老百姓得到消息后蜂拥而来,用大块大块的石头堵死了龙王的退路。由于老百姓救援来迟,仙女们被淹死后化成了美丽的钟乳石。而龙王也被卡死变成了岩石,高高地悬在石墙上。不说不像,一说呢,龙头、龙舌、龙须、龙眼栩栩如生,张大的嘴中仍然还喷出一股碗口粗的水柱来,泻在潭中顺着地下河缓缓流去……
此时,向导对我们说,这洞实不知还有多长多深,我们历来也就是游到此处。为安全起见,还是打道回府。虽然游兴仍浓,但一看表,不知不觉间,几个小时都过去了,张枫和我恋恋不舍地乘兴而返。 □胡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