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行为是指发生在校园这个特定的范围内,由在校学生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心理、财物、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如殴打、强奸、抢劫、侮辱、杀害等,对学生造成伤害,也对学校安全构成威胁。
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
案例1:某小学13岁小学生冯大(化名),向五年级学生(冯小)催讨10元债务未果,一掌将他从桥上推到20米下的河流中,然后到河边查看,确定人没有浮起来,他才回到寝室睡觉,第二天照常上课……并唆使同学作伪证,反侦查力震惊社会。
案例2:某中学门口,高三的晓娟和读初三的小丽(化名)因短信引发口角,小丽带了十几个人冲上去就扇了晓娟一巴掌,随后用膝盖猛顶她的肚子。晓娟疼得大哭,小丽却哈哈大笑,还拿出一把弹簧刀比划烂了她的校服,划伤了她的肚皮,导致晓娟第五腰椎隐裂住进医院。
案例3:15岁的初二女生小艳(化名),被该校初三女生小思(化名)带领7名同校女生拖进厕所,打耳光、用高跟鞋砸头、拳打脚踢。整个过程长达10分钟,施暴者还用手机拍下照片和视频。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中小学的校园暴力事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频繁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让老师操心、家长担心、社会痛心,同时使很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也破坏了校园和谐、安宁的育人环境。
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多样
调查中我们发现,发生在中小学的校园暴力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索要、敲诈、抢劫财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
二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众欺寡,用暴力手段争当“老大”;
三是很多学生对校园暴力敢于反映却不敢反抗;
四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五是校园暴力频发区域是校门口、运动场、厕所;
六是校园暴力涉案人员多为特殊家庭学生,尤其是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学生。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