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3—4月,大竹县在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竹黄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内20个村,创新“三票制”模式,扎实开展党组织换届试点工作,为今年全县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探索了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
树立正确导向,制定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委员“三强型”标准,即政治素质强、“双带”能力强、为民意识强;细化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委员“硬性”资格条件,规定继任的书记和委员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岁,新任的书记和委员原则上不超过50岁,一般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每个村级党组织委员中至少应各有一名35岁左右的年轻党员和女党员。采取从优秀村组干部中“留”、从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派”、从回乡创业人员中“挑”、从外出务工党员中“引”、从复员和退伍军人中“选”、从农村专合组织和企业优秀人才中“吸”、从大学生村干部中“聘”、由驻示范片科技副乡镇长“兼”、由乡镇卸任领导干部“任”九种途径,拓宽选人渠道;积极探索“跨村任职”模式,有效破解个别村“无人可选”的难题。
试点中,创新采取推荐票、满意票、直选票“三票制”模式,深化公推直选,选准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推荐票”海推候选人初步人选,采取个人自荐(推荐)、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四种方式,海推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符合“三强型”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的推荐人选,全部作为候选人初步人选。“满意票”确定正式候选人,召开民主测评大会,群众代表和全体党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得“满意票”多少,按1:2的比例确定书记正式候选人,按20%的差额确定委员正式候选人。“直选票”产生党组织书记和委员,召开党员大会,采取“秘密填、流动投”的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直选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委员。
换届后,20个村选出“三强型”村级党组织书记20名、委员86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实现年轻化。示范片内20个村的党组织书记、委员平均年龄分别为46.5岁、47.7岁,分别比换届前降低4.5岁、3.4岁;中青年的村级党组织书记比例有较大提高。文化层次有所提升,实现知识化。20个村的党组织书记、委员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85%、50%,分别比换届前增加16%、14%;大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40%、6%,分别比换届前增加15%、12%。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实现人才化。示范片内20个村级党组织班子中,种养殖大户34人,经商办企业人员16人,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37人,能人比例占62%,比换届前增加36%。 (沈明学 杨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