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由开江县委、县政府主办,开江县委宣传部、县文教局承办的振兴开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如期举行,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分析开江教育现状,勾勒开江教育前景,为开江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出谋献策。
本报记者应邀参加研讨会。本期本刊特将精彩发言做简要摘登,祝开江教育明天更好!
认真反思寻找差距
阳甫忠(开江县文教局党组书记、局长):去年高考,开江县的上线率只有27.1%,和兄弟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作为教育部门的领导,我们对开江教育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开江教育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一是开江中学因建设资金缺口大、高中教师整体素质下滑及优质生源大量外流等原因陷入困境。二是全县校长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三是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我认为,振兴开江教育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振兴开江中学,建立畅通的教师引进机制,建立确保基本运转的经费保障机制,合理核定招生规模,使开江中学步入发展快车道。(二)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校长任用机制的创新,切实加强对校长的管理。(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到高校动员一批优秀本科生到开江参加教师招考,大力推行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上岗制,大力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四)确定科学合理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校点布局,全力推进化解大班额的工作,建立符合开江教育县情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五)正确处理好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让振兴开江教育成为现实。
正视现状加快调整
罗振(开江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开江的教育究竟怎么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感到自责和愧疚。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深刻反省后,我认为要振兴开江教育,可从以下一些途径努力:1、认真研究全县中小学课改,加快素质教育的推进步伐。2、加快校点调整布局,打造包括高完中在内的全县8所左右的精品初中,加强高初中教育衔接,实现普通高中与初中优质生源的合理对应和招考比例。3、增大投入计划,建立可靠的提高教育发展的后勤保障机制。4、进一步加强对开中的领导,充分发挥其示范高中的作用。
李泰德(原开江中学副校长):像我们这样人口较少的县,高中扩招只是把差生越招越多,形成“优生少,层次多,尾子大”的局面。针对目前高中生源极差的状况,学校应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和管理”的办法,因材施教,既抓住了基础较好学生的培养,又照顾了一般的学生。
职业教育渴望春天
蔡宪琼(开江职业中学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但目前,开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仍相对较慢,2008年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不到1000人,在校生只有3000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中的比例占30%,在校生比例仅占25%,这与国务院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大体相当”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因此,要积极出台招生新举措,多方努力,加快开江职业中学建设步伐,让开江中职教育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痛下决心培养名师
潘学均(开江县人事局专家股股长):据统计,目前,开江教师队伍老中青分化严重,老年和青年各占五分之二,而中年仅为五分之一。中年教师作为学校的骨干,但真正的县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只有痛下决心,力争三五年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振兴开江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多点耐心少点急躁
成炜(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这次研讨会,有反思、有探讨、有措施、有期待,是一次对开江教育质量振兴的动员大会,起到了转变思想、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推进发展的积极作用。2010年国家即将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开江教育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又要与国家总体改革思路相吻合,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具体而言,我认为:1、理清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2、区分国家目标与家庭目标;3、提高质量要坚持课程改革。
协调发展实现目标
王军(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召开振兴教育专题研讨会是一次工作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在全市尚属首次。
近几年来,由于大量的优秀教师和优质学生外流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开江教育质量有一定的滑坡。2009年,开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振兴开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重大决策,出台了专门的意见,意义重大。对振兴开江教育,我有几点意见或建议:一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促进各类教育得到新提高;二是强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三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王善平(开江县委书记):振兴开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县委、县政府顺应人民要求和适应开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
这次研讨会各位专家和同志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今后的工作就是如何把研讨会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具体矾言,就是强化三方责任,破解五对矛盾:三方责任即政府责任、教育主管部门责任及学校责任。五对矛盾即教育对政府大量需求与政府投入乏力的矛盾,教育对优质资源的需求与开江教育优质资源不足的矛盾,教育教学改革与家长、社会不适应、不配套的矛盾,素质教育必然趋势与当前的应试教育的矛盾,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的矛盾。因此,县文教局及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牢记责任,积极寻求破解矛盾的办法,旗帜鲜明地集中精力抓质量,力争在几年内使开江教育综合评估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实现振兴开江教育的阶段性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本报记者 桂爽 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