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屋搬出已整整十四年了,可我梦里依然时常浮现出它的影子,挥之不去。
一座古老僻静的山村小院,四周由“虎偷视”、“鞍子坪”、“长岭冈”、“龙门桥”环抱着,还有风景秀丽的“槐花水库”、“猴子岩”、“尖峰寨”、“牛头寨”以及星罗棋布的“三星庙”、“石笋罐”、“龙门古塔”、“仙牛桥”,分布四周。绿树掩映中,一群群白鹤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追逐嬉戏。老屋就在这鸟的乐园深处,依山傍水。
土木结构的院子呈“U”字形,座西向东,正中是堂屋,堂屋大门正对着青山,屋内供有神位、香炉等;门前是用条石砌成的石梯,下面的院坝是多年前由祖上用青石板铺成,多年来的日晒夜露、风吹雨打,现在已经有些斑驳不平,是大人晒粮、歇息和娱乐的好地方。
每逢农忙收获时节,院坝几乎每天都被稻麦或玉米“秀”成了几块大小不等的“豆腐干”,六七户人家都在这里晒粮食。有时候,天气就像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刹那间就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所以在院坝上抢收粮食是常有的事。每当此时,老屋里的人,不管男女,还是老少,都会一齐出动,扫的扫,装的装,挑的挑,抬的抬,这家还未抢收完又去帮那家。即使平日里邻里间有磕磕碰碰或什么不愉快的事儿,这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给刮到九霄云外了。
乡下人有月夜纳凉的习惯。夏天的夜晚,繁星点点,蛙声如潮,在地里忙碌了一天的村民总喜欢聚集在屋外乘凉,大人们手里拿着篾笆扇围坐在那里吸旱烟,摆龙门阵。小孩则在一旁追逐、嬉戏,或指着满天的繁星,嚷着大人要听“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天仙配”的传奇故事。
我家房子背后是一大片竹林和松树林,一年四季都是墨绿墨绿的,松树、柏树、杉树、木质树、万年青,知名儿不知名儿的树拥在一起,身着绿妆,竞相争美。林子是孩子们的天堂,记得小时侯,烈日当空,酷暑难耐,我们一帮放牛娃常爱来这里逗留,牛儿和我们都纳凉,真是干活玩耍两不误。 “咦,牛儿呢?”不知是谁故意高呼一声。“啊——!”孩子们才回过神来慌忙分头去寻找,最后发现牛儿早已填饱肚子躺在一旁歇息了。
早晨的树林子空气清新,特别寂静,漫步其中,神清气爽,松针绵软,轻雾袅绕,晨风袭来,树枝颤颤颤,时有露珠滴落脸庞,树叶的芳香就在鼻尖荡漾...... “扑哧——”两只野鸟往林子深处飞去,那边便应声传出几声鸟鸣,清脆悦耳,伴和着老屋前小河沟里的潺潺水声,汇成了一首醉人的山村协奏曲。
后来,我因工作搬家到了街上居住,告别了阴暗潮湿的老屋,告别了那郁郁葱葱的树林子。但在这水泥的房子里,我时常做着有关它们的梦。
□大竹县妈妈中学 李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