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通川区商务局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对全区牛羊肉市场进行了夜查,执法人员对个别未通过定点屠宰、没有检验检疫票据的私屠滥宰肉制品,当场依法予以没收,并将违规行为登记在案。
面对如今肉品市场逐渐规范有序的大环境,为什么还有少数人顶风违法呢,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私屠滥宰背后隐藏着不小的经济利益,卖私宰肉不仅可省去进定点屠宰场的几十元费用,利润也较高,一般卖一头私宰牛可获利百元以上。这势必会导致私宰肉市交易繁忙,正规肉市销量下降的不良市场竞争,也给消费者食肉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记者发现,在出售的猪肉上,通过观察其皮上是否盖有“蓝印”,是判定该肉品是否合格的手段之一,但出售的牛羊肉因为没有皮,没有猪肉皮上那样的“蓝印”,于是市民要判断牛羊肉是否通过定点屠宰、检验检疫合格就显得更为困难。执法人员也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牛羊肉时,一定要查看当天肉制品的检验检疫票据。
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私屠滥宰、收购和出售私宰肉等违法行为,进一步维护肉品市场正常秩序,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本报记者 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