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日报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保密工作 服务发展大局

  国家的发展与安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保密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宣教兴密、科技强密、依法治密、人才促密”的思路,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切实担负起 “保安全、保发展、促和谐”的历史使命,为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认清保密形势,增强保密意识

  保密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窃密的内容越来越宽泛,窃密活动的方式越来越复杂,窃密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为国家秘密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应当更加自觉地把保密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形势的大背景中去把握,清醒认识保密工作形势的严峻性、窃密与反窃密斗争的尖锐性、高技术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复杂性,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绷紧安全保密这根弦,真正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公众对公权部门信息公开的要求之强烈前所未有。保密工作要树立为信息公开服务的理念,既要促进信息化发展,确保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又要做好信息流通中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保护工作,推动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和谐发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增强保密实效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保密工作,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一要加强保密教育。保守国家秘密,是全体公民的法定义务。要认真实施《达州市“五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以更大的声势推动保密宣传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要加强全民保密意识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构筑以网络宣传教育为主的多层次、立体式保密宣传教育平台,不断增强保密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吸引力。组织、人事部门要将保密教育列入公务员选拔考核内容,进入业务培训计划,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不断扩大保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党校、行政院校要发挥阵地作用,紧紧抓住领导干部、重点涉密人员、专兼职保密干部这个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掌握保密知识,知晓保密法规,提高保密技能。二要加强保密管理。按照“积极防范、突出重点”的方针,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控制源头、管好中间、把好出口,以管理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严格落实《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从涉密载体的制作、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实行全过程管理,务求每个环节不出纰漏。针对重要涉密会议、重大涉密活动、重大科研项目、重要涉外活动的不同特点,制定严格的保密纪律,拟定完善的工作预案,确保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保密管理滴水不漏。三要加强保密执法。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对重要领域、重要部位、重要单位和重要时期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加强保密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泄密监督举报、早期预警、应急处理和泄密事件报告、查处机制,不断提高对窃密泄密事件的防范、发现和处置能力。

  三、夯实工作基础,提高防范水平

  做好保密工作,防范是关键。必须牢固确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的观念,牢固确立保密工作慎之又慎的要求,牢固确立警钟长鸣、万无一失的标准,增强防范意识,加强防范能力建设,保证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一要提高人员防范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以人防为重点,不断增强人们的保密观念和防范技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保密工作领导责任体系。要探索建立涉密人员分级分类管理措施,做到上岗进行资格审查和教育培训、在岗进行保密考核、离岗实行脱密期管理,确保涉密人员可靠、可信、可用、可控。强化保密责任,认真落实涉密人员保密承诺制度,确保不留死角,全员覆盖。二要提高科技防范水平。当前,保密工作带有明显的高科技对抗特点,高技术窃密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要坚持把保密科学技术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达州市保密科学技术“十一五”发展规划》,有效整合技术力量,加强保密技术防范,加大保密技术检查,切实防止或杜绝重大失泄密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秘密的绝对安全。三要提高制度防范水平。健全完善打印复印保密管理制度,移动电话通信保密管理制度,文书档案处理保密管理制度,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在公共信息网络上发布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等,做到保密工作有据可依、照章办事,确保涉密信息安全。

  市委常委、秘书长、市保密委主任 李志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大联动激活万源机关党建活力
通川区农民沾了远程教育的光
市粮食局领导将作客“阳光政务”
我市2009年冬季征兵全面启动
张永昌:赤胆忠心的红岩烈士
淘宝网上售假烟涉案400万
达州汽车南站科学防控“甲流”
强化保密工作 服务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