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五龙台战役,诞生了万源惟一的将军张开基;这里有中国最早以摩崖石刻记载种茶历史的《紫云坪植茗灵园记》;这里的土地充满生机,让你感受到强劲的发展律动——这里就是近年来先后被授予达州市“抗灾减灾先进集体”和万源市“四好领导班子”、“五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的万源市石窝乡。
奏响队伍“和谐曲”
2005年8月,新一届乡党委领导班子针对该乡实际,明确提出“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理念。乡党委多渠道、广角度掌握班子成员在思想政治和工作作风方面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和措施,使班子成员的宗旨意识、奉献意识、公仆意识进一步增强。
围绕“选、育、管”,石窝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岗位需要合理安排使用干部,能者上、庸者下。实行政府机关干部每日上下班统一签到、签离和政府工作日志制度,并制定考核办法。他们创新选拔机制,按照“四评村官”的要求,注重选用思想好、有威信、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进入村级班子,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累计投资10万元,新修村部5个、社区1个,维修村部3个,全乡8村1社区活动阵地全部达到规范标准。
念好特色“农字经”
石窝乡是典型的农业乡,山高路远,经济基础薄弱。乡党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与优势产业基地,基本上形成了烟叶和富硒茶两大主导产业。
近年来,石窝乡以五显庙毛烟基地建设为重点,在全乡种植毛烟700亩,培育种植大户25户;以茶文化节为契机,以古社坪千年摩崖石刻为文化载体,打造石窝茶文化品牌。规划种植富硒茶500亩,同时加大对金山茶场、蒲家梁茶场等四大基地的技改投入,扩大种植规模,力争建设无公害、天然富硒茶基地3500亩;以大沟河中药材基地建设为龙头,引领推动松树坝村、古社坪村中药材基地建设,通过引进业主开发发展中药材基地2000余亩。
巧绘农村“新画卷”
近年来,石窝乡坚持“小场镇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一流乡镇的奋斗目标,科学规划,适度扩张,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开展,积极争创“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2006年,乡道亮(垭子)石(窝)公路被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批准,工程总投资640万元,除上级补助和群众自愿筹资外,尚差220万元。乡党委四处奔走,组织乡友恳谈会,募得社会各界人士捐款50万元。总长12.3公里的亮(垭子)石(窝)公路于2007年底顺利竣工通车。今年1-4月以来,全乡共完成5公里村组道路、连户路建设,整治、维修村组道路50公里。
场镇环境是一个地方的容貌。石窝乡投资100万元,彩化了2400平方米场镇人行道,新建了1056平方米的“登峰”立体式休闲娱乐广场;制定了居民小区建设用地规划,加大牌坊坝移民小区和嘉峰开发区建设,牌坊坝居民小区已竣工房屋2000平方米。投资10万元购回路灯36盏,投资数万元购回垃圾箱450个,在场镇新栽桂花树、含笑树500余株。同时彻底整治场镇脏、乱、差,规范建设秩序和各类摊点以及农村客运秩序。
·本报记者 袁光宇 陈思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