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发票使用混乱,替代违规行为较为严重。”这是近日万源市审计工作人员在对当地一些单位的审计中得出的结论。
万源市在审计工作中发现,发票使用违规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用成品油发票替代租车费发票。车主不提供车票,而提供购油发票。个别单位用汽(柴)油零售发票列支租车费年均超过8万元,且一年的租车天数达到了313天。二是用外地发票替代本地发票。审计发现,甲地出差使用乙地的住宿发票,当地购物用异地货票的现象较为突出,同时还发现使用外地公路运输货票取代当地租车费上万元的现象。三是用建筑材料发票替代工程结算发票。乙方将自行购买的水泥或钢筋等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发票充抵工程款结算的建筑业发票,甲方签字入账,照常付款。某单位近两年如法炮制的入账资金高达26万元。四是用违规发票替代正式发票。用过期发票、自制发票、白条列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将欠条、借条作为生活招待费发票报销依据。五是用招待费发票替代其他发票。填报差旅单时使用盖有饮食店印章的定额招待费发票来替代住宿、车船发票报销现象也时有发生。
发票混乱行为若不及时有效制止,不仅会进一步扰乱票据管理市场,增加偷漏税行为发生,而且还有碍财务规范管理,滋生公款使用中的腐败行为。因而,审计人员建议,各单位应本着节约和有利于工作开展的目的,规范制订公款使用标准;要认真鉴别报销票据的真伪,严格审签程序,从源头上杜绝不合规票据报销入账;要逗硬查处票据使用中的不规范行为,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遏制发票“乱象”。
(唐小强 本报记者 黄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