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达县回乡创业青年李胜富又给万源一名经销商送去了200只帚把。他回到车间后信心十足地对工人们说:我们的帚把正逐渐打开达州市场,我们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我们的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
今年3月,李胜富瞄准市场,利用自己所长,筹措资金在南外镇雷音铺村办起了一家帚把厂。他亲自到广州去采购生产帚把的各种布条,减少中间环节,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他在当地招来外出务工有困难的劳动力,对他们进行培训后,留下11名技术过关的人员,采用计件制进行生产。这些前来务工的当地村民,每月能挣到七八百元钱。
由于把好了质量关,李胜富兴办的帚把厂的产品在4月一上市就赢得了客户。为了保证服务,他还组织专门人员采取送货上门方式进行售后服务,一方面当面验明质量,让销售商放心;另一方面听取客户的需求,及时对产品进行调整。目前,李胜富已开发出对应达州市场的传统帚把和新型帚把共32个品种,在短短近3个月的时间,就在达州市场销售出5万余把,创产值近3万元。
·吴传全 本报记者 朱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