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自3月21日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以来,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3086个党组织,58731名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三个引领推动”,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和“坚定信心、应对挑战,爬坡上行、加快发展”的鲜明基调,领导带头、精心组织、联系实际,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抓学习、强认识,深调研、找问题,大讨论、谋发展,稳步推进学习培训、命题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各环节,取得阶段性成果。
——领导重视抓落实,强化责任示范带动。一是强化政治责任。市委紧密结合达州实际,突出实践特色,以“五个着力破解”对学习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要着力破解观念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着力破解影响发展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着力破解党性党纪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破解改善民生维护民利方面的重大问题;着力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现实问题,努力探索推动达州科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二是强化领导责任。带头统筹、带头组织、带头参与,带动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理论、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有力推进各环节工作顺利实施。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干部均建立了联系点,并多次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目前市级领导深入对口联系单位参加专题学习80多次,作学习报告140余场。三是强化指导责任。精心挑选21名同志组成7个指导检查组,巡回指导检查全市的学习实践活动,全市7个县(市、区)和136个市级部门也成立了指导检查组,各级指导检查组分别进驻各参学单位,分片分类监督指导,设制学习实践活动阶段监测表,将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创新动作和相关要求逐项对照检查,详细指导。
——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规定动作稳步推进。坚持以理论研读为重点,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市委中心组先后举办6次理论学习会,全体市领导和136位部(局)领导在《达州日报》上开展笔谈,全市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文章达1000多篇。二是全体干部分层学。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实行分类培训。邀请中央党校教授秦刚、清华大学教授魏杰等著名专家学者为市、县级领导干部、科级班子成员进行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力与执行力等内容的专题讲座;邀请省市有关领导专家为党政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就区域经济发展、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管理等课题作各类专题讲座;对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劳动与就业保障等专题培训。全市共召开各类专题培训会1931期,参培人数达4万余人次。三是利用网络创新学。在达州新闻网、达州传媒网、达州党建网、达州组工在线等内外网上开通“达州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70多个,开展“我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论坛、“科学发展大家谈”专题访谈、“科学发展观百姓热线”等共50多期,更新数据5000多条。
——应对危机保增长,深入调研明晰思路。坚持“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建设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的实效。一是命题调研紧扣发展。以“三贴近三问计”(贴近农村、贴近企业、贴近社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为活动载体,深入基层一线,广泛收集选题。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机遇,市委常委、市人大党组书记和市政协主要领导、副市长都结合分管工作确定13个促进发展的命题。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共确定9个大类647个调研课题,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等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截至目前,已评出高质量调研报告236个,编印成《学习心得体会文章与命题调研报告汇编》下发。二是专题讨论推动发展。结合达州实际,重点开展五个专题讨论,即“推动达州科学发展,核心在于加快发展、关键在于资源转化利用、途径在于城乡统筹发展、根本在于和谐环境、保障在于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于民”。达州日报社开辟“解放思想大讨论专栏”,刊发评论员文章5篇;达州电视台举办“一把手访谈”、“科学发展大家谈”专题访谈节目,不断把讨论引向深入。三是解决问题引领发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一核心任务,市委“坚持学以致用搞活动,在推进科学发展中保增长”,举办“中国能源化工高峰论坛”暨“天然气能源资源转化”思想解放大讨论。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等化工产业精英、能源产业巨头、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代表400余人把脉问诊,向高处做文章,向深处求突破,向远处谋发展。按照各路专家讨论确定的发展思路,形成“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战略发展共识,拓展产品开发深度,统筹产业结构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大区域布局,大项目策划,大集团引领,大集群推进,抓规划、抓环保、抓对接、抓招商、抓培训,全力推动达州的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大升级。截至目前,达州投资上亿元的项目35个,总投资达1150亿元。这些项目全面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以上。
——人民满意为基准,提高认识激发活力。市委以深入实施“八项惠民工程”、开展“三村建设”、“四进社区”、创“六型机关”及“三关爱一服务”活动、千村党建富民惠民行动、万名干部下基层、部门帮村党员帮户、服务基层结对共建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充分体现达州特色。一是依靠群众找准突出问题。通过面对面座谈、调研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市长热线和媒体征求,共征求到问题25类233个7588条次,其中属于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11类76个2902条次,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4类157个4686条次。二是促进就业创业关注民生。市委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技能培训、开辟输出渠道、扶持自主创业。一季度全市完成返乡农民工培训2.8万人,品牌培训2301人,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60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5亿元,占全年任务(90亿元)的28%。在全省劳务品牌培训招投标活动中中标6个劳务品牌培训项目,中标总人数达2280人,占全省的9.1%,比去年增加160人,争取专项品牌培训项目资金153万元,比去年增加19万元。三是畅通诉求渠道惠民为民。开通“市委书记信箱”,受理群众来信3700余件,办结3500件。“市委书记信箱”已成为越来越多群众信赖的“社情民意直通车、建言献策新平台”; 开设“人民来信”绿色邮政,“人民来信”一律免贴邮票,降低诉求成本,引导群众以合法合理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一季度,共受理群众信访825件次,同比减少25%。其中,来信573件,同比减少30.46%;来访252件次,同比减少8.7%。
·游金城 杨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