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椿芽因色红、味香、营养丰富、无污染,已成为春季人们的上等佳肴。今年入春以来,大竹县双拱、二郎、蒲包、清水、庙坝等乡镇的椿芽成了不少外地客商的抢手货,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
3月28日下午6时,笔者一行来到双拱镇椿芽交易市场,本以为收市了,但走拢一看,正是交易的高峰时刻。整个双拱镇街道有一半的门市成了椿芽交易场所,有的在侃价,有的在清理,有的在保鲜,有的在装箱,有的在上车,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交易火爆。一位多年在该地收购椿芽的客商说:“我今天收购了1吨多,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倍”。一村民刚交易完毕,正乐哈哈地清着一叠钱,“今天不错,卖了1000多元”。
新建村椿芽协会张支书介绍,从今年三月以来,有18个外地经销商来到双拱乡,有1000余人的摘椿芽队伍,农民不出门就能卖了,每斤椿芽10元左右,价格比去年还好,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
据双拱镇林业站工作人员不完全统计,当天收购外销椿芽约18吨,预计今年产量可达500吨,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农民从中获得收入1000万元。
近年来,大竹县坚持“政府引导、村组实施、农民主体、部门帮扶、项目支持”的原则,在扩大优质香椿基地规模、创建名优品牌、推动鲜活椿芽精深加工及提高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加快香椿产业的发展。已建成香椿基地近3万亩,新建村椿芽协会被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全省200个“试点示范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社”之一。目前,该县正着手申报“中国香椿之乡”,打造“中国巴山红”椿芽名优品牌。
(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