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生活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9年4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剧进校园,你是咋看的?
京剧进校园,你是咋看的? 京剧《铡美案》剧照

  当歌星周杰伦的《青花瓷》捧得最佳作词奖,人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对歌词中的古韵悠悠赞不绝口,我们也许忘记了,国粹——京剧拥有更加绝美的唱段,精湛的措辞,却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急需保护的文化遗产。

  2008年,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10个省区市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教学内容,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将京剧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京剧之美,培养他们对京剧的鉴赏力;但让涉世未深的学生们去学习博大精深的京剧,并非易事……京剧进校园这一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我市社会各界又是如何看的呢?

  京剧爱好者邵正权:

  盼了一辈子的事终于实现了

  “京剧进课堂,太好了!我盼了一辈子的事终于实现了。”我市京剧爱好者邵正权兴奋地说:“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每一部折子戏或整本戏,都代表着一段历史,蕴含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再合适不过了。”邵老师告诉记者,“京剧进课堂,不是为了培养专业演员,孩子们不一定要会唱,而是要让他们熟悉京剧,了解京剧,学会欣赏京剧。我们的孩子,不能只知道周杰伦,而不知道梅兰芳,不知道京剧四大名旦。”邵老师虽然兴奋,也有担心,邵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音乐老师不会京剧,京剧进课堂,首先就要培养音乐老师学习京剧,但是我市的京剧专业演员很有限,这将成为京剧进课堂的一大难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与一些外国留学生对京剧、相声情有独情相比,我国中小学生对京剧、相声、书法这些传统文化兴趣可谓欠缺。邵正全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漫长的熏陶和积累过程。希望教育界和文化界在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进一步思考和配合,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

  政府机关公务员张先生:

  国粹是否应该如此传承?

  我是属于80后,从小跟着外婆长大,小时候每晚外婆都会听京剧,我也会跟着模仿咿咿呀呀地哼几句《锁麟囊》中的唱词“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苏三起解》中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示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可以说对京剧并不陌生,但是长大后完全没兴趣再去学习它,真的无法想象那些喝着可乐长大,爱写火星文的一部分中学生、小学生会怎么学习京剧,国粹是否应该如此传承?国粹是否只有进课堂才能传承?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刘女士:

  希望社会能更理解孩子

  “京剧进校园?不会吧,我女儿周末上了美术班、舞蹈班,还在学钢琴。这下子,又要学京剧了,孩子哪有什么时间休息。”刘女士有个10岁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当听说京剧进校园正在试点,便急切的询问我市是否即将开展,是否会占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当获悉被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是在课堂上学习时,她才觉得比较放心。

  她告诉记者,让孩子学习京剧是一件好事,京剧的唱词融合了底蕴丰厚的中国文化,希望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但是,她也担心对本来学习任务就很繁重的孩子会增加更多的负担,增加她的学习压力。

  川剧爱好者罗老先生:

  传承国粹也应百花齐放

  “为什么不是川剧进课堂?”我市川剧爱好者罗老先生说道,京剧虽然是我国固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国粹并不只有京剧一种剧目。传统地方戏曲除了京剧,还有昆剧、粤剧、黄梅戏、越剧、婺剧等等。每一种戏曲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价值,开设这些戏曲课程,也同样重要。而且在四川,人们对川剧更熟悉一些,最好是让川剧进课堂,这样能更好地传承传统地方戏曲。只让京剧进课堂,是对地方戏曲不公,京剧进课堂值得斟酌。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京剧进校园在我市暂时还没有推广,如果接到通知,也希望学校、家长和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此项学习内容,毕竟传承中国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本报记者 魏华 韩春艳/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京剧进校园,你是咋看的?
通川区成立巾帼文明劝导队
潮州商人捐款20万建公路桥
达城37处占道摊点被理抹
质量和安全年
达州质监局召开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科普活动月“热”了万源乡村
渠县“三下乡”送实惠到群众家门口
伪造病历虚报住院费
套取新农合资金入法网
大竹县椿芽香飘千里
双碑村环境美化激活农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