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日报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9年1月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方支援助重建
百姓含笑谢党恩
——四川达县特大滑坡灾区重建见闻

  新华社四川达县1月1日电 (杨三军 邓良奎) “叫我唱歌就唱歌,唱个五谷得丰登……”1日清晨,天空飘起了细雨,在四川省达县青宁乡岩门村火岩灾民安置区,一排排依山而建的青灰色新楼房上空升腾起袅袅炊烟,石匠、砖瓦匠唱和的《薅草锣鼓》号子(当地民歌),回荡在空旷青翠的山谷间。

  新年第一天的清早,岩门村党支部书记李隆富就早早起了床,他今天值班,头天就约好村里的大学生“村干”刘汉银,一同去村党支部活动室安装调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设备。李隆富说,县上的灾后重建指挥部完成任务撤走之后,村里重建还有许多收尾工作他得领头去做。 

  2007年7月7日,岩门村包耳寨山因连日暴雨袭击发生推移式特大山体滑坡,长2.3公里、宽2公里、3000多万立方米的巨大滑坡体,将这个村1600多间农房彻底摧毁,550余户、近3000村民失去家园。幸运的是,年届67岁的李隆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置生死于度外,千方百计转移群众,创造了大山压顶而全村群众安全转移、无一人伤亡的奇迹,乡亲们称他为“救民书记”。

  岩门特大滑坡惊动了从中央到四川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岩门灾后重建家园工作克服了交通不便、建材和民工严重短缺等困难,如期按质按量顺利完工,近3000受灾村民于今年元旦节前全部入住了新家。 

  海拔上千米的火岩,是岩门村新建成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距原滑坡区域大约3公里。据达县县委书记李春介绍,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占地面积310余亩,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为确保重建进度和质量,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亲自挂帅担任岩门重建领导小组组长,县委派出一名常委驻扎工地把住各个施工关口。火岩除修成灾民新居外,还建有自来水、村级活动场所和公益性的村小学、广播电视站、卫生站等设施。同时,安装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县委组织部长郭莲还把上百套桌椅送到了活动场所的终端接收站,便于村民收看学习。

  村里新建的村级水泥公路四通八达,不仅连接了2公里外的青宁乡街道,还连通了安置区的各个角落及每一户农家。村里建成了各式各样的绿化带,新栽了各种高大的树木,绿化带里用水泥垒砌了供村民休憩的漂亮凳子、桌子等,在村子四周重新规划种植起数百亩梨树、桔树园。 

  村民鲁登竣一家正在村口杀年猪。在热气腾腾的锅灶前,他一边和妻子王新芬忙着烫猪、刮猪毛,边大声告诉记者:“市委李书记亲自来帮我们修房建屋,所以大家都发奋要把岩门重新建出个新样子。”鲁家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不仅建成了新房,养了猪、羊,搞起了副业,还抽空打工、做些小生意,于是家里逐渐开始好过了。节前,鲁家置办了新家具,备齐了年货,还把卖剩的肥猪杀来预备过春节。 

  临近中午了,李隆富和村主任郑家敏、大学生“村干”刘汉银等人,仍然在村支部活动室忙碌着,调整接收器,调试电脑、电视,指挥大伙布置桌椅。好奇的村民将活动室挤了个水泄不通。李隆富说:“我们岩门人能够挺过这一关,靠的是党和政府撑起。下一步,岩门人一定会发愤图强,抓实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让岩门重新焕发春天。” 

  “八方支援助重建;百姓含笑谢党恩。共产党好。”岩门村64岁彭喜人和老伴许国翠有感于党和政府贴心帮助重建家园,元旦节前在新家门上贴出了大红对联。“做梦我也想不到还会住进新房。遭这么大灾,要在旧社会,莫说建房子,连活下来怕都困难,可能大家都只有拖家带口去讨口(讨饭)。”彭喜人老人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4版
八方支援助重建
百姓含笑谢党恩
中石化特大件设备运抵普光
开江林业工作成效显著
开江重视环保提案办理
政策法规
万源取缔腊制品熏制点
万源筹措资金慰问困难群众
“让蓝色火焰旺起来”
宣汉县整治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