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日报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拥政爱民写华章

  达州市是革命老区,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年来,达州军分区及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坚持继承和发扬巴山红军精神,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为推进达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抗击非典斗争中,组织民兵助耕小分队,为389个乡的外出务工人员收割油菜1.1万余亩、小麦7300余亩、育秧苗4千8百余亩,四川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时,积极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向外出务工人员发出公开信50多万封,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在各车站执勤,有力地劝阻了外出民工盲目返乡,减轻了抗击“非典”的压力。特别是在2004年“9·3”、2007年“6·19”“7·8”特大洪灾面前,驻达各部队不畏难险,勇往直前,全力投入抗洪抢险。仅分区系统就出动现役干部、战士1300余人次,动用民兵应急分队近8000人次,民兵近8万人次,转移安置群众30500人,转运抢救财物价值1.7亿元,涌现了肖昭灿、李元伟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在今年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军分区共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1300人次,共抢运救灾物资4万余吨,抢治重伤员80名,处理轻伤员400余人,巡诊3500余人,消杀防疫近40万平方米,搬运教学设备器材课桌1500套、教学用具200余箱,医疗器械800件套,清理废墟550吨,清理污水渠1500米,得到地方党政和灾区群众的高度赞誉。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达州军分区在开展“建设富裕文明新村”、“百万民兵建功长征路”等活动的基础上,在全市实施了“三个一”民兵先导工程,即充分发挥民兵组织严密、突击力强的特长和优势,县级人武部建一个小康示范乡、乡级人武部建一个小康示范村、村民兵连建一个小康示范组,辐射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仅去年以来,分区和各县(市、区)人武部与当地科协共同牵头,依托青年民兵之家,举办了果树、家禽养殖等培训班415期;开办了家电维修、汽车驾驶等实用技术培训班74期,先后培训了13000多名民兵技术骨干,全市涌现了民兵种植专业户17431户,民兵养殖专业户14628户,民兵科技示范户16523户。

  当好一方卫士,确保一方平安。在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配合公安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军分区系统把做好企业军转干部和待安置复退军人等人员的稳定工作做为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专门机构、抽调专人、拿出专项经费,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对全市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建立了花名册,并积极主动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互通情况,准确掌握动态,反复做好工作,切实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与此同时,军分区还积极组织官兵参与到为广大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当中。如在2006年,宣汉县人武部组织150余名民兵参加宣汉县天然气“井喷”事故救灾工作,军分区在中心广场举行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文艺演出,得到广泛好评;2007年,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分区组成了“为民服务文艺小分队”,赴万源、达县、宣汉等革命老区巡回演出,为群众义务巡诊、送医送药。据统计,军分区在向“9.3”、“7.8”洪灾受灾群众捐款10万余元,为震灾灾区捐款捐物15余万元。与达县庐陵村、开江穿心店村、观音岩村结成帮扶对子,共捐助奖金20余万元,协调解决50余万元,并先后资助贫困大学生30余名。

  ·市双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达州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网站客服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拥政爱民写华章
大竹425名干部“充电”
《石窝乡志》出版
达县举行双拥文艺演出
医疗服务队下乡义诊
搞好秋冬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达县拉开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序幕
土主乡
推行“村账乡管”
市药监局抓效能建设强市场监管
武警四川省总队考核达州武警官兵
通川区效能建设促进村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