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日报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和太阳一起升腾
——渠县教育事业三十年改革发展巡礼
渠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瑜华(中)在渠江一小指导教育工作并看望教师。(本报记者 吴涛 摄)

  30年,春华秋实,30年,登高望远。

  踏着金秋的韵律,站在秋的节点,渠县教育又迎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全县5837名学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2631人,同比净增664人,上线率45.1%,上线率和上线绝对人数均居全市第一名。渠县中学、渠二中、三汇中学、有庆中学成绩尤为突出,彰显名校风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由此被提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

  顺应时代潮流,合着与祖国共奋进的节拍,宕渠大地吹响了“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建设人力资源大县”的号角。以此发轫,渠县教育的发展叙事进入新的语境,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正演绎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新传奇。如今,一座座漂亮的教学楼、实验楼,静静地诉说着变化和发展;一批批高学历、有水平的年轻老师挑大梁,正成为校园的新风景;一代代莘莘学子在这方土壤吸收营养,在此启航……

  新征途任重道远,新跨越气势如虹。面对全球发展主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渠县教育人迈开矫健的脚步,去追寻未来的辉煌。

  在渠江之滨,华蓥山西麓,有一片古老的热土,这就是渠县。千年的历史积淀了她厚重的文化底蕴,也铸就了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曾在这片灵山秀水创造了灿烂巴渠文明的宕渠儿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再次续写辉煌,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满腔热情同唱科教兴县主题歌,齐心协力共创教育辉煌,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兴教之歌。

  办学条件改善    

  校园成为最亮丽的风景

  带着探求的心态,9月12日,我们走进卷硐乡逢春村小学,去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渠县教育的变化历程。

  走进校园,窗明几净的教室,平整的操场,青翠的树木,还有小学生们欢蹦乱跳的身影。

  卷硐乡中心学校校长李春祥诉记者:“一排土房子,几排长桌子,一群泥娃子,曾是过去渠县农村学校最直接、最真实的素描。如今,美丽的逢春村村小学只是渠县农村小学的一个缩影。”

  见证并记录了渠县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变迁的《渠县教育志》主编郑礼华动情地将我们带回三十年前的渠县。“30年前,全县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起步晚、师资弱、条件差,就是当时教育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渠县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部署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把改善办学条件和扩大办学规模作为“两基”达标和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奠基工程,摆在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从城市到农村,一场夯筑教育长足发展基石的“普九”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在全县全面铺开。

  “如今,在渠县你会清晰地看到,修得最漂亮的房子不是政府机关的办公大楼,而是学校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渠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瑜华告诉记者。

  “现在学校的条件和我刚教书时比,简直是天上地下。”在农村学校有过多年任教经历的黄欣校长说,“原来在学校,音乐、美术根本没能力开;给学生上化学、物理实验课,由于实验设备简陋,做实验就变成讲实验。现在的学校不仅开齐了这些课,而且所有任课教师都是专业对口,也有了仪器配备齐全的实验室,孩子们也可以亲手做实验了。课外,还可以直接观看远程教育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延伸学生课堂,开阔他们的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渠县学校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一个破旧——新建——现代化的蜕变过程。如今,一座座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一个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静静地诉说着变化和发展。

  师资力量加强  

  名师队伍不断壮大

  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师德标兵,特级教师蔡改是渠江镇第一小学的一名教师。她下乡当过知青,曾在多个农村学校任教。在30年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以崇高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艺术,37次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彰,并先后获得“全国劳模”、“全国师德标兵”称号。从一名知青到普通教师再成为全国优秀教师,蔡改的成长历程,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渠县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一个缩影。

  “在改革开放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学历低,合格率低。全县小学在岗教师分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三种类型,其中代课教师就占了全部小学教师总数的近30%。在小学教师中,很多教师都只有高中以下学历,真正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就更少了。”已70余岁高龄,见证了渠县教育发展历程的原教育局何述局长向记者描述起当时的情况。“‘小学毕业教小学,初中毕业教初中,师范毕业教高中’曾是当时师资队伍情况的真实写照。”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改革开放以来,为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渠县教育系统始终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来抓。全面启动了“名师工程”、“学历培训工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校本培训工程”等;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以自学考试、函授学习为主的在职进修,不断提高学历达标率和能力;狠抓基本功培训,大力开展课件制作大赛和评教、赛教等活动,培养了一批年富力强、事业责任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特级教师蔡改、张正根、王敏,全国优秀教师叶发君、杨忠等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30年来,渠县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年龄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达98%以上,中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达95%,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攀升。如今,一批高学历、有水平的“大哥哥”“大姐姐”老师挑大梁正成为校园的新风景。

  教育质量提升  

  打造人民满意教育

  今年高考,渠县教育战线捷报频传:全县5837名学生参考,本科上线2631人,同比净增664人,上线率45.1%。其中,文理本科上线2461人,同比净增667人,上线率44%,上线率和上线绝对人数均居全市第一名。渠县中学、渠县第二中学、三汇中学、有庆中学、琅琊中学等各层次高中学校高考成绩普遍都有较大提升。

  近几年来,渠县高考一路攀升,学生升学档次逐年提高,升入名校人数也逐年增多,全县高考今年再次续写辉煌。盘点这一高考成绩,渠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川说,“这绝非偶然和运气”。

  底气,来源于渠县教育取得的骄人成绩:渠县中学、渠县职业中专学校分别率先在全市创建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渠县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先后获得全国表彰,基础教育获得全省先进;40余项教育科研成果获得省政府表彰;渠县中学、三汇中学、渠江一小、渠江二小、渠江三小等校学生多次在全国物理、化学等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30年来,渠县教育紧紧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综合水平逐步提高,渠县中学、渠县职业中专、土溪中学、渠江一小、渠江二小等学校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的综合技能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同时,渠县各校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全县中小学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和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

  《渠县教育志》记载:近年来,每年从渠县升入北大、清华、人大等全国顶尖名校的学子近20人。渠县教育的亮点远不止这些,他们并没有因为眼前如潮的鲜花和掌声而停下前进的脚步。敢为人先的渠县人正走在希望的沃野上,面对清晨升起的新一轮红日,迎接他们的将是光辉灿烂的未来!

  (陈运英 楚昌鸿 李忠诚 本报记者 吴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达州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网站客服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3版
专 题
渠县教育改革发展30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希望和太阳一起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