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月内完成土地征用6100余亩,拆迁安置农户640户的任务,创造了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的‘宣汉速度’。”近日,市领导对宣汉完成达陕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宣汉县干部群众对达陕高速公路建设的无私奉献与付出。
达陕高速公路途经宣汉红岭、明月、柳池、双河、普光等10个乡镇,需征用土地6100余亩,拆迁农户640户。为高速高效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宣汉县精心部署,科学行动,“高速”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展开。
接到达陕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任务后,宣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达陕高速公路宣汉协调部,确立了县级、副县级领导包乡镇,书记、乡镇长包村,乡镇副职包社,一般干部包户的“承包”机制。县政府和沿途乡镇人民政府多次召开达陕高速公路宣传动员大会,县国土资源局采取拉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开社员大会、电视台播放专题片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逐社逐户讲解征地拆迁政策,宣传修路好处,为征地拆迁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县上还组织人员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从5月11日到6月29日,集中人力和时间对沿途10个乡镇逐村逐社逐户开展摸底排查,全面清理、丈量和清点需要拆迁补偿的房屋、管线、土地及其他附着物,和每一户拆迁户签订安置卡。
8月15日征地拆迁补偿工作正式开始,宣汉县国土资源局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五个工作组,局领导亲自带队进驻村社,吃住在现场,按照“迁得出、稳得住、过得好、不反弹、能发展”的总体要求,仔细丈量复核面积,耐心细致解释法规政策,逐社逐户落实过渡安置房,及时足额发放补偿费,及早落实新建房屋的规划选点工作。渴了喝一口老百姓家的井水,饿了就吃工人送来的盒饭,天黑了都还在为群众讲解政策法规,夜深了仍在为农户签订协议。
在征地拆迁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户”和“钉子户”。土主乡石人村李某因以前普光净化厂和现在达陕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政策不一样,一直不同意拆迁。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宣传解释,李某仍不为所动。8月下旬一个周末,天降大雨,县委常委、副县长杜海洋上门和李某拉家常,宣传“小家”与“大家”的道理,关心他的工作生活情况,主动提出解决他的一些困难。李某感动了,当天下午主动签订协议书,并立马拆掉了房子。柳池乡柳坪村农户孙某对房屋面积不认可,工作人员复核后他仍不同意。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冯达春就到老孙家,和他一起拉皮尺,教他读数和计算,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老孙终于签订了协议书。工作人员有时为劝说一户人家要上门几十次,可谓是“踏破铁鞋,磨破嘴皮”,有些女同志甚至悄悄落泪,但没有人退缩,所有工作人员都做到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目前整个达陕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中,无一人闹事,无一人上访,拆迁农户相当满意,实现了文明拆迁,平稳拆迁、安全拆迁、高效拆迁。
·王丽 本报记者 张崇耀 周本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