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日报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拷问制假者的良心

  打开最近的报刊、电视,有关“三鹿”、“蒙牛”、“伊利”等众多“名牌”产品的婴幼儿奶粉和液态奶被先后查出含有“三聚氰胺”成为了报道的焦点。

  “三聚氰胺”事件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制假者良心的堕落和在金钱面前表现出来的丑陋嘴脸。这些年来,一桩又一桩,一件又一件的造假、制假案,人们都一直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假烟、假酒、假药、假大米、假火腿等等坑害消费者的事件不断出现,现在连维系婴幼儿生命的奶粉也有人敢制假,真是胆大包天。铺天盖地的制假行为让普通老百姓防不胜防,面对这样的局面消费者忍不住大声要问:我们将来还能放心地吃什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是面对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变化多端的制假、造假手法,消费者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了受害者。假酒毒死人的命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过期的大米,甚至是富含黄曲霉菌的毒大米,只是经过制假者的手巧妙地化妆后,就变成了雪白铮亮闪着油光的新大米;还有那红红的大枣,火红的辣椒惹人喜爱,殊不知红得最艳的却是用硫磺熏过的;还有那色彩亮丽的凉果系列,人们是从电视中曝光的场面才了解到那是生产厂家用色素、散发着臭气的腐烂水果和在布满了虫子、苍蝇的池子中加工而成的。

  “做药和做食品,做的是一个人的良心!”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良心,那么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也做得出来。这些制假者的行为是令人发指的,造成的危害不仅仅是我们的婴幼儿、家庭,还有我们的国家。发生这样的事,可谓是民族的耻辱、国家的危难。从“苏丹红”到“孔雀石绿”,从“大头娃娃”到“三聚氰胺”,这一个个不断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是否能唤醒制假者的一点人性?       □胡庭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达州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网站客服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产业
普光:宣汉未来经济发展的“洼地”
储蓄生息分段征税确定
经济观察
拷问制假者的良心
渠县铁腕整治食品市场
宣汉开展能源效率标识执法检查
信合苑
谁把“责任事故”弄成了“自然灾害”
市农信社全面启动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