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日报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8年8月3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油地跳跃和谐音符
——中石化与宣汉县加强油地合作写真
8月26日,宣汉普光镇铜坎村村民李进梅指着当地政府利用中国石化征地补偿款出资兴建的气都新村,高兴地说:“气田建设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胡庆明 摄)

  “我们要让群众得实惠,社会得稳定,工作得保障,地方得发展,才能促进油地关系大和谐!”前不久,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副总经理陈惟国对笔者说。近三年来,中石化与宣汉县通过实际合作,相互支援,谱写出了一曲曲爱心之歌,让宣汉群众享受到了实惠。

  拆迁户的心里话

  “感谢中石化来我们这儿搞建设,感谢政府为我们建新居,让我们农民住上了小洋楼哟!”近日,普光气都新居拆迁户胡存贵乐呵呵地对笔者说。在拆迁群众的安置工作中,中石化根据普光的地貌地势等实际情况,按照“山上的不下山、坝里的不出坝、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多方征求意见,考察论证,提出总体安置思路,把拆迁安置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安置工作。2007年11月,普光第一批486户拆迁农民住进了气都新居。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田地,但是每年的收入比种田地都要高,感谢中石化给我们铺设了就业路。”当中石化建设占用了普光的田地后,他们千方百计为失地农民解决长久生计问题,与当地政府多次协商,投资350万元援建普光石化砖厂,今年1月正式投产使用,解决了当地100余名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年创税利110万元;投资1000万元修建编织袋厂和石料石材厂,尽可能解决拆迁群众就业问题。

  致富路上涌真情

  “感谢中石化给我们修了致富路,我们现在运输农产品、农用物资等方便多了,还引来很多外来投资,有效地推动了宣汉经济的发展。”这是宣汉人民的心声。

  普光气田与外界相连的唯一的一条清(水滩)普(光)公路,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年久失修,部分路段已严重损坏,特别是2005年“7·8”洪灾后,多处路基塌陷、路面断裂,有的路段积水深达1米多,小车根本无法通行,经常发生堵车现象。为了改变这一面貌,2006年6月,中石化投资3140万元,经过4个月鳌战,硬化了16.5公里的清普公路。据了解,中石化还完成从净化厂到土主场镇2公里多的路灯亮化工程和普光场镇的亮化工程,结束了当地无路灯的历史。改装了4台洒水车,对净化厂周围路段清洒灰尘,确保群众健康。随后,又改扩建了普(光)老(君)公路,解决了海拔1000米的近万名老君群众的出行问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下半年,拟投资8000万元在宣汉县城北部修建明月坝大桥,彻底改善清溪等乡镇交通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捐资助学爱意浓

  “我们希望每一个石化人的点滴爱心能燃起铜坎村小学山里孩子求知的欲望,激励每一个孩子走出大山,走向知识殿堂……”2007年6月1日,中原油田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南工委党委副书记王俭,在中石化组织职工开展的“爱心献普光”捐赠仪式上饱含深情地说。中石化中原油田职工历经短短时间的捐赠,共募捐款167290元。先投资10万元建立了“普光气田助学奖励基金”,成立“普光气田助学奖励基金会”,对辖区内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再为铜坎村小学300名师生投资3万元统一制作了校服,剩下的37290元全部用于铜坎村小学当年度奖学金。

  另外,中石化还捐资1000万元援建土主学校和铜坎村小学,把它们建成高标准,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学校,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

  ·漆楚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达州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网站客服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油地跳跃和谐音符
万源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管体系
通川区92家企业建立工会
渠县规划和建设局“四结合”保稳定
“婆婆,今后我帮你交电费”
渠县暗访督查效能建设动真格
达县民政局完善工作制度促效能
丰收时节,党员干部在行动
让群众诉求畅通起来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