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八月,希望无限。8月18日一大早,笔者驱车来到地处明月山腹地的大竹县八渡乡天池村。火辣辣的秋阳下,只见红彤彤的鲜辣椒铺满大地,红红的番茄、硕大的茄子更是挂满枝头,村民们在菜地里正忙着采摘、装筐、交易,好一幅收获喜悦的秋收图。
“辣椒产量硬是高,我家今年只种了2分地,至少也要产1000斤,这不,我刚才卖了193斤鲜椒,净赚了183.4元。”3组村民邓国华清点着菜贩交给的现金,脸上笑得乐开了花。
天池村土质肥沃疏松、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多年来农民有栽种蔬菜的习惯,但由于他们按常规种植,缺乏市场引导和科技指导经验,因而收入少且不稳定。为更好地引领群众增收致富,乡党委、政府与村两委通过多次“会诊”,形成了走规模发展蔬菜产业化道路的一致意见。于是,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地业主前来成片承包耕地进行示范带动。2007年3月,重庆垫江业主王永康经过多方考察,在天池村承包土地150亩,先后投入资金50余万元,栽种榨菜、冬瓜、萝卜等蔬菜10个品种。同时,采用“轮茬+套种”的复种模式,种植有西瓜、南瓜、糯玉米等品种,不仅吸纳当地2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地务工,还辐射带动天池村280余户村民栽种蔬菜,并免费提供栽培管理技术,有力地助推了蔬菜提质增量。目前,全村种植蔬菜面积810亩,主要有辣椒、番茄、白菜等13个品种,菜农人平年实现纯收入超过1500元。
·本报记者 王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