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教育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8年5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子,妈妈背你去上学

  群山巍巍、雾霭绵绵。宣汉土黄镇董坡村3社到三胜石盘小学的山路上,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会看到一个瘦弱的母亲背着10多岁的儿子上学、放学。冬去春来,在这短短的一段山路上,这样的情景已持续了三年……

  儿子,妈妈背你去上学

  一个10多岁的孩子为何老爬在妈妈瘦弱的肩上?近日,记者走进了这对母子的生活,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那个瘦弱的孩子叫王仕友,今年12岁。王仕友的家是一间风雨飘摇的农舍,屋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据王仕友70多岁的爷爷介绍,三年前,王仕友身体壮壮的,在家放牛、割草、打柴、扫地,样样活儿都干得像模像样;对待学习更是认真,每天早饭后,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学校,学习十分刻苦,待人也有礼貌,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2005年4月初,一场灾难悄然降临到王仕友身上,他的手隐隐酸痛,后来逐渐发展到双膝疼痛难忍,膝关节肿大,大、小腿肌肉萎缩,双脚脚掌严重变形,被医院确诊患有大骨节病。此后,王仕友完全丧失行动能力,每天不管走哪里,都要靠人背才行。

  董坡村海拔1000余米,村里人从来没患过大骨节病,可小小年纪的王仕友却患上了,令一家人难过万分。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王仕友查出病情真相时,奶奶又诊断患有严重的肺病,也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三口的生活重担完全落在了70多岁的爷爷肩上。得知儿子和婆婆患病,王仕友在外务工的妈妈毛仕群心急如焚地赶回了家。

  如今,毛仕群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煎药,早饭后背王仕友到学校上课,然后回家种庄稼……下午临近放学,她又得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去接儿子回家。有多少次,王仕友躺在妈妈的肩上哭着说:“妈妈,我不读书了。爸爸外出6年多一点音讯都没有,为治疗我和奶奶的病,这么多年你没添过一件新衣服。如今,我们还欠别人几万元的债务……要不,我的病也不治了……反正这么多年了都不见效果,不如抓紧把奶奶的病治好……我天天就在家里读书,也许几年后,我的病自然而然就好了……妈妈,你瘦了,你头上的白发多起来了。”

  “仕友,你说啥?只要妈妈还有一口气,就要送你读书,就要拼命找钱给你治病……”母亲的泪水、汗水滴滴落在群山巍巍的乡间小路上。

  为了治好王仕友的病,毛仕群背着他到处求医,但收效甚微。不少好心人告诉毛仕群,如果不抓紧想办法治疗,孩子病情加重就会变成终身残疾。毛仕群看到家中家徒四壁,债台高筑,眼前一片茫然。

  “每天除了接送孩子、干活儿外,王仕友的妈妈总是不断地托人打听治疗大骨节病的药方,希望奇迹能降临到她儿子身上。”王仕友的邻居告诉记者。王仕友就读的石盘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老师张秀奎告诉记者,虽然王仕友行动不便,但他每天都由家人背着坚持上学,在校期间,同学们轮流背着他上厕所、到课操场做游戏。

  目前,王仕友一家四口没有被暂时的困难吓倒,他们整天默默无闻地生活着,日复一日重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当记者与王仕友临别时,他正躺在妈妈的背上放学归来,王仕友眼含期待地说:“叔叔,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吧,我想从妈妈妈的背上走下来,到山外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王仕友何时才能端端正正地站起来?何时才能顺顺当当地独自行走?何时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来扶他一程,满足他这个小小心愿。

  ·黎家平 庞德强 记者 周本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达州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网站客服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教育1版
   第02版:教育2版
   第03版:教育3版
   第04版:教育4版
外冷内热的妈妈
为母亲送一束康乃馨
平凡妈妈也伟大
向你夸夸我妈妈
母亲节的祝福
儿子,妈妈背你去上学
为重症女孩献爱心
宣汉百余名女学生获助
那一天,我终身难忘
我的妈妈进步了
贫困学生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