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硕士研究生,3名中学特级教师,近100名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向高校输送新生17000余名,高考上线率、上重点大学人数多年稳居达州市第一,获得国家级表彰18次、省级表彰78次、市级表彰145次,顺利通过“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了大竹中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取得的辉煌成绩。
“成绩的取得,在于优惠的人才政策,在于正确的用人导向,在于良好的创业环境,更在于校党委的真情付出。”主持大竹中学全面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竹鸣一语中的。
“学校重视人才,在这里工作很乐意”
“没有高素质的队伍,就没有快速、健康的发展。”大竹中学党政领导认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为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05年,大竹中学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多次面向基层考聘教师,到高校招揽人才。为引进优秀人才,学校对硕士研究生实行“零门槛”,现场考核聘用,免费提供住房,优先解决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对有初步引进意向的高级人才,学校主动邀请他们来校实地考察、专车接送。“我通过同学介绍,了解了大竹中学,学校领导对人才十分重视,在这里工作我很乐意。”采访中,正准备办理聘用手续的硕士研究生郭华感触良多。
一石击起千层浪。江先进、龚真才等4名硕士研究生主动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来到了大竹中学。16名乡村学校的优秀教师考调了进来。来自省内外的69名高校本科毕业生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成了学校的新生力量。
“学校关心每一位教师,在这里工作很安心”
“学校只有在情感上沟通,在心灵上交流,在生活上关心,才能真正让人才留下来、扎下根。”徐竹鸣深有感触。
近年,大竹中学将关心和爱护人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关心教职工生活状况;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关注教职工心理动态;兴建教师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开放游泳池、健身中心,关爱教职工身心健康。“学校关心每一位教师,在这里工作,我很安心。”2006年除夕,教师周俊患重病住院,徐竹鸣等学校领导来不及吃上一口团年饭,立马前往医院,嘘寒问暖,让周俊感动不已。
情蕴芝兰芳自醇。特级教师陈曰忠、李国成主动谢绝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学校的邀请,留了下来;任震、颜晓希等高三骨干教师放弃优厚待遇,回到了学校;104名高级教师、118名中级教师在这里扎下了根。
“学校给了我平台,在这里工作很欣慰”
数学高级教师徐天顺自1996年进入学校以来,已担任五届高三毕业班工作,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学校给了我施展才华的平台,我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我很欣慰。”交谈中,徐天顺透着几分自豪。
“把教师放在最合适的岗位,是激发教师活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大竹中学根据教师特长分类培养,量才使用。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到高等院校进修,参加各类培训,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优化组合内部师资;为青年教师选派导师,定期举办说课、讲课比赛,开展教案评比,承担主题班会,参与课题研究,促使其尽快适应讲台。
大泽深山孕育豪俊。经过多年努力,大竹中学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学校拥有中学高级教师104名,13名骨干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9名教师成了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1名优秀教师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创国家一流示范性普通高中”正成为大竹中学全体教师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