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周刊小记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8年4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朵苦难的花儿倔强开放
——万源市临河小学学生王从静的故事

  已经快到放学的时候了,在万源市临河小学七年级一班教室,还有人在给同学们听写英语单词。是谁?她既不是该班班主任,也不是该班英语老师,而是该班班长——王从静。

  这样一位在老师和同学眼中非常出色的同学,却有着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经历和身世。

  谁是她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王从静也曾有过快乐的童年,也曾有温暖的母爱和慈祥的父爱。在父母的关怀下,她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8年前的一天,妈妈突然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家,让她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后,她随在成都打工的父亲一起生活,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上学读书。

  然而,她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因为家里修房子,父亲不再送她读书。面对现实,经历了太多酸楚的王从静没有哭泣,没有流泪,而是默默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走上打工道路。那一年她才13岁,刚读完初一。

  作为孩子,尤其是一个女孩,她多么希望能与父母一起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然而,这一切都只能是她在休息时躺在床上的想象。“每天晚上,当我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你那慈祥的笑容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在一篇写给妈妈的日记中,王从静这样写道。“妈妈!妈妈!你快回来吧……”日记中她不停地呼唤!

  然而,回答她的只有自己无声的啜泣,以及无边的思念。就像风雨中一朵飘摇的红莲,她经受着风吹雨打,饱尝着艰难与磨练。

  没有妈妈的日子她学会了坚强

  “我知道今后的路会很难走,尤其是没有妈妈陪伴的路会更加的艰难。”但生活的艰难与困苦,不能战胜她坚强的意志,没有能阻挡住她前进的脚步,反而让她学会了坚强。

  “在一年的打工生涯中,我尝到了很多苦头,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最终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渊博的知识,将来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这是王从静写在日记中的话。正是在这样的信念支配下,王从静向父亲提出了回外婆家读书的请求。然而对她的请求,父亲始终没有同意。万般无奈之下,这个从小就诚实的女孩第一次撒谎,装起头痛。父亲带着她跑遍大小医院也没有查出病因,最后终于拗不过她的请求,同意她回到万源外婆家读书。

  于是,王从静带着自己打工挣来的2000多元钱回到外婆家,走进校园,重新开始她渴望已久的求学旅途。

  风雨中摇曳的红莲灿烂开放

  得知王从静的遭遇后,王从静的老师和同学对她倍加呵护。老师和同学经常与她谈心,帮助她排解心中的烦恼与忧愁,小心地呵护着这朵风雨中孤独摇曳的红莲。班主任老师还把她的情况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学校也从各方面给予她关心照顾。

  在老师和学校的关心下,这朵红莲不再在风雨中摇曳,而是在阳光下灿烂地绽放着。在刚开学不久的班干部选举中,王从静以高票当选为班长,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当上班长之后,她在认真搞好自己学习的同时,还为同学们学习英语难而忧心。在她的带领下,班上自发开展了早读课由班干部轮流教读英语课文、下午听写单词的制度。

  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的同时,王从静在学习上也取得了优异成绩。第一学期中期和期末考试,她均以年级最高分荣登榜首。同时由于饱受生活的磨难,使王从静有了更丰富的经历和更细腻的情感,使得她在写作上有了更大空间,她写的文章接二连三在《达州日报·校园周刊》上发表。

  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充满着更多的困难,还会有更多的挫折在等待着王从静去经历。这个看似坚强但其实还很稚嫩的小女孩,能承受住人生的考验吗,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她默默祝福。

  ·文/袁光宇 

  (选自达州传媒网玄同论坛“菁菁校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达州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网站客服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教育周刊
   第02版:周刊2版
   第03版:周刊小记者
   第04版:周刊4版
茶香飘逸大巴山
花絮
那朵苦难的花儿倔强开放
校园之星
上交捡拾巨款受表扬
抽奖游戏是骗局
玩耍小鸡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