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教育周刊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8年4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池村小学来了一位支教者
——中石化职工王本增在达州支教的故事
  手把手教学生吹竖笛
  教学生学电脑

  通川区罗江镇天池村小学位于通川区罗江镇一个叫悬天罐的地方,与宣汉县洋烈乡、通川区盘石乡接壤,平均海拔高度800余米。这里山高路陡,终年少雨,当地人畜饮用水相对困难。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调不来新老师,天池村小学一直由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坚守着。学校实行隔年招生,目前只有幼儿班及二、四、六年级。

  今年3月,中石化胜利油田川东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王本增先生主动请缨,来到这所村校支教,给学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条件限制,村里孩子以前只上语文、数学课。王本增来后,负责教全校各年级的音乐、英语及计算机课,开齐了课程。六年级学生徐艳、刘亚男告诉记者,“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歌声,带来了欢笑。”四年级学生何玉梅、何在星则认为以前读书很枯燥,自从王老师来后,大家天天盼着早点去上学,因为在学校里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据了解,因为王本增的到来,天池村小学很多学生如今学会了用竖笛吹奏国歌,能在电脑上打自己的名字,还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同学们都很喜欢王老师,每天上学时,总有一些孩子摘些山里的花花草草带到学校送给王老师。在王本增的寝室里,记者看到,这里几乎成了花的海洋。

  王本增曾是中石化胜利油田河口井校的一名教师,后调到中石化胜利油田山东本部工作,如今来达州挂职锻炼。据天池村小学主任老师刘正富介绍,王本增是一个非常敬业的老师,上山支教后,一直坚持每周一上山,每周五才下山,从不中途离校,从不搁下一节课。每节课上课前,他总是提前来到教室门口等候学生;下课后,他经常跟老师们一起探讨一些教学问题,传播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村支部书记刘忠信是王本增的朋友,他告诉记者,王本增经常到他家串门,和他商量要对学校加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校的老师,要让天池村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据了解,支教结束,王本增将返回中石化胜利油田山东本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本增说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来退休后,他要到全国各地去支教,重圆自己年轻时没有做完的教师梦。他还让记者用笔转告更多的有识之士,天池村的群众十分纯朴,天池村的孩子十分可爱,希望有更多老师来这里扎根,让山里的孩子也享受到优质教育。

  ·文/图 记者 陈鲸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达州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网站客服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教育周刊
   第02版:周刊2版
   第03版:周刊小记者
   第04版:周刊4版
省总工会领导来我市调研
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
推动达州由“丘区”向“高地”转变
安徽海螺集团看好达州
天池村小学来了一位支教者
加强效能建设目标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