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适值春节来临,一份份抢购订单从成都、重庆、达县等地“飞”到大竹县蒲包乡,争先订购老腊肉。“我每年要喂3头肥猪,每头都在300斤以上,共要烘熏腊肉240斤,除少量自家吃外,都被外地顾客抢购一空,往年价格每斤22、23元不等,今年均价1斤要卖30块钱,收入7000块钱不成问题。”1月1日,笔者来到大竹县蒲包乡金花村采访时,村民蒋登红一边忙于烘烤腊肉,一边喜滋滋地说道。
蒲包乡地处铜锣山腹地,深山农家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养猪方法,利用玉米、红苕等熟饲料喂养,不添加任何催肥饲料,因此,宰杀的肥猪肉质鲜嫩,是地地道道的放心肉食品,特别是过年猪肉加工采用食盐、柏树枝、香杂木料等烘熏成独具特色风味的“蒲包老腊肉”。
据该乡党委书记李万勇介绍,蒲包乡现有农户1183户,每年要出栏肥猪4500多头,其中有一半要向外调运,剩余的都用来烘熏腊肉,除自食外全部用于销售,每年可产腊肉10.9万公斤,仅今年按每公斤60元计算,累计实现收入654万元,户平增收1200元左右。
(本报记者 王晓林)